題:曹操為何歸葬于殷商之都安陽?
——專訪曹操高陵考古隊領隊潘偉斌
2023年4月底,河南安陽曹操高陵遺址博物館對外開放。主持安陽西高穴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潘偉斌此前接受專訪,講述十餘年來曹操高陵考古發掘、保護和利用的故事。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十多年來,曹操高陵考古發掘和整理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潘偉斌:2006年,河南安陽發現一座東漢時期大墓。因盜墓損失嚴重,為防止其繼續被盜,我特申請對此被盜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2008年12月至2009年底,我們對該墓葬進行了發掘,發現了該墓葬的墓主為曹操的相關文物證據,基本確定了該墓葬是曹操高陵。
中國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隨後論證並確認了我們對此墓為曹操高陵的結論。2009年12月27日,在國家文物局大力支援下,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安陽市政府等在北京舉辦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這一重大考古發現。
儘管當時社會上存在著質疑聲,但並不影響這一考古發現的科學結論。2011年發掘工作結束後,我們隨即開始了對出土文物的整理、修復和研究工作,2016年出版了《曹操高陵》考古報告。其間,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高陵陵園內進行了鑽探和發掘,進一步完善了第一次發掘中所發現的地面建築,並在曹操陵墓的南側發現了宋代的地面建築遺跡。2018年,將這一發現成果向外進行了公佈。2019年,曹操高陵發現十週年,我又撰寫了《再論曹操墓》。
因曹操高陵多次被盜,絕大部分文物已流失,最困難的是如何論證這座大墓就是曹操墓,問題的關鍵是要形成一個完整證據鏈。
所幸,數年的修復和研究,已為論證曹操高陵提供了最基本和較完整的證據鏈。
截至目前,已經拼對和修復出文物900多件,為研究東漢時期帝王一級的喪葬制度提供了實物證據。曹操高陵是目前中國經過科學發掘的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漢魏時期的帝王陵墓,其中所出土的文物具有標桿性作用,通過對該段歷史文獻研究,發現這些文物與史料記載十分吻合,使我們對東漢一朝帝王隨葬的東園秘器及其組合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為後來洛陽曹魏大墓的最終確認提供了參考和理論依據。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該墓等級非常高,超乎了當時諸侯王級別的規制。其隨葬品均為帝王級別,比如圭、璧、錯金鐵鏡、楯車、鹵薄等,印證了曹操生前位在諸侯王之上這一歷史記載,也徹底排除了該墓為其他人墓葬的可能性。
中新社記者:從曹操高陵隨葬品可窺見墓主何種特殊身份?
潘偉斌:曹操倡導薄葬制,因此,曹操高陵中所出土的文物絕大部分都是陶器,即為了安葬曹操所燒造的明器。這些器物體型小,做工粗糙,只具象徵意義,不具實用價值。
同時,該墓還出土了一批相關禮器,譬如圭、璧、陶鼎、錯金大型鐵鏡等,表明瞭墓主的特殊身份。比如,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皇帝用鼎,瓦鼎十二”,而曹操高陵出土了十二個陶鼎;據《周禮》記載,“玉人之事,鎮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而曹操高陵出土的圭正好是漢尺一尺二寸,符合帝王專用的大璧規格。
史料記載,曹操雖未稱帝,但“挾天子而令諸侯”,地位實際是淩駕於皇帝之上。此外,曹操高陵還發現了一些曹操生前使用的器物,即所謂的“常所用”,有輴(chūn)車、白縑畫鹵薄、竹翣(shà)、簟、升帳、帳構,以及絳、緋色的勳帶二條和華蓋等,這些都是帝王才能享用的禮遇。象徵性的隨葬物品如車馬、刻有“黃蜜金廿餅”“白蜜銀廿餅”等字樣的石牌,還出土了刻錄著曹操爵位和封國及謚號的圭形石牌,將該墓的墓主人身份直接指向了曹操。因此,這座大墓墓主人的身份只能是魏武王曹操,具有唯一性,不可能另有他人。
發掘期間,我們在地表上發現了一些地面建築遺跡,印證了史料中有關曹操高陵最初曾經存在陵屋、祭殿等的記載。二次葬的痕跡的發現,印證了史料上記載的在曹操去世10年後,其夫人卞氏去世,合葬在高陵這一歷史事實。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期間,考古人員對曹操高陵內的地面建築進行了發掘,發現了一些宋代建築,印證了北宋初期對魏武帝高陵進行保護的相關記載。
從上述諸多發現也可證明,這座大墓是超越諸侯王的安葬規格的,隨葬品也是其他諸侯王所不能享用的殊榮,從而印證了曹操生前位在諸侯王之上的特殊地位。隨葬品中除包括象徵其權柄的刀、劍等兵器,還有文房四寶等,證明了墓主人不僅是軍事統帥,還是文學家。這種文武兼具的特徵,也是曹操生前最主要的職業特徵。
中新社記者:曹操為何葬於安陽?“七十二疑冢”有何由來?
潘偉斌:曹操何以葬於安陽而非他處,這與封建制度關聯很大。封建社會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實行分封制,通常王朝都會將自己的宗親分封到各處,建立眾多的諸侯封地,成為貴族階層。分封的目的是讓諸侯拱衛王權。因此,每位諸侯王都承擔著守土的重任,生前活動基本限定在自己的封地,死後理所當然要葬在自己的封地。
歷朝歷代諸侯王均是如此,故曹操也不例外。建安二十一年(西元216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封地鄴城(今河北臨漳),毗鄰河南安陽。
根據史料記載,曹操在建安二十三年(西元218年)就為自己預製壽陵,並在《終令》中明確記載了陵墓的位置。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靈柩被運回鄴城,安葬于鄴城附近西高穴,這是曹操生前為自己選擇的墓葬位置。
説起曹操墓,就不得不談“七十二疑冢”。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道,曹操命人在彰德府(今河南安陽)設“疑冢七十二”,自此“七十二疑冢”的説法廣為流傳,為曹操墓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認為,“七十二疑冢”與宋代中後期的政治環境有關。北宋時期重文抑武,並出現了“抑曹揚劉”的傾向。自此,許多文人開始貶低曹操,讚美劉備。為嘲諷這種不良現象,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作詩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螻蟻往還空隴畝,麒麟埋沒幾春秋。”
遺憾的是,當時許多人並未完全理解王安石此詩的深意,卻以此為據,將其詩中的“八九丘”演繹出了“七十二疑冢”之説。
當時,漳河北岸的鄴城周圍確實有許多高大的墳丘,受此傳説影響,被後來的人誤認為它們就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事實上,這些都是北朝晚期的北齊貴族墓葬。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曹操高陵考古始末所引發的爭議現象?
潘偉斌: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曹操以及曹操高陵之所以引發廣泛關注,在於曹操的形像是歷史真實與文學虛構雙重疊加的結果。
眾所週知,曹操是三國時期重要人物,因此,談及三國就離不開曹操。也正因為如此,才會在歷史上引起文學作者的持續關注,進行文學再加工,對其故事予以再創作。由於文學創作往往會受到時代背景和個人政治傾向的影響,難免出現虛構,增加很多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故事情節,甚至貶低其歷史貢獻。
曹操高陵的發現,使人們有機會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曹操,還原歷史,作出客觀評價,這也是考古人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促進三國文化的發展,還能吸引公眾對三國文化的持續關注。
中外考古均不可避免會面臨一些爭議。我認為,出現爭議並不是一件壞事,它反映了公眾對曹操這一歷史人物的關注,以及對三國文化和考古事業的關心。公眾的關注也讓原來處於冷門的考古科學變成一門顯學,大大推進了公共考古事業的發展。
因此,我們應當客觀看待爭議,這讓我們認識到了開展公共考古的重要性。今後,我們應爭取讓考古發掘工作更多地向公眾開放,讓公眾積極參與討論,發表各自的觀點,以促進中國考古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作為考古研究人員,要相信科學、堅持真理,努力做好科研工作,用更具説服力的科學成果來澄清各種質疑,還原真相。(完)
受訪者簡介:
潘偉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河南省政協委員,兼任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論壇”主講嘉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等共同參與的“河南出土唐三彩綜合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陵寢墓葬卷》《曹操墓真相》副主編。主持發掘的河南安陽曹操高陵考古發掘項目,先後被評為2008年度全國重要考古新發現、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等。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