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嬴秦起于東方興于隴右!從秦文化中探尋中華民族文明源流

發佈時間:2022-09-02 09:03:55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王冰雅 宋喜群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從秦文化中探尋中華民族文明源流


——秦文化與中華文明探源學術會議綜述


光明日報記者 王冰雅 宋喜群

秦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的歷程。那麼,秦人從哪來,又如何興起?秦文化的特質是什麼?秦文化研究有怎樣的時代價值?

8月31日,秦文化與中華文明探源學術會議在蘭州召開。會議由政協甘肅省委員會、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主辦,甘肅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甘肅省政協研究室承辦。

會議介紹了甘肅省秦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蘭州大學、陜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光明日報社等11家單位的專家學者就秦文化的源流、特質及時代價值等主題展開發言交流。

 嬴秦起于東方興于隴右

關於秦人的族源,自20世紀以來在學術界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或謂來自西戎,或謂來自東夷。蘭州大學教授汪受寬列舉了文獻、考古、文物、姓名學等多重證據,證明嬴秦人由魯西南遷至關中及隴右地區。

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發現的李崖遺址,為秦人東來説提供了實物證據。該遺址發現西周時期秦墓60余座,是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秦文化墓葬。這批墓葬在葬俗和隨葬品上有濃郁的商式風格。秦人遠祖原屬於東夷部落,與殷商往來密切,受商文化影響頗深。李崖遺址西周墓葬的發掘,為秦人東來説提供了直接的考古證據。

“甘肅東部和東南部是華夏文明、周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的發祥地。”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所長陳國科的報告勾勒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甘肅省早期秦文化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1994年,對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的考古發掘,確定了秦先公陵墓就在禮縣大堡子山。2004年以來,對西漢水流域、渭河支流各流域的調查,確認了早期秦文化遺址70余處,遺址呈現出年代早、等級高、文化因素複雜、祭祀遺址眾多等特徵。2006年,對禮縣西山遺址的考古發掘,發現了西山城址、城內建築、墓葬等遺跡,西山城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可能是秦人的早期都邑西犬丘。2020年至今發掘的禮縣四角坪遺址,是秦帝國時期與祭祀相關的禮制性建築群,是國內目前首次發現的秦帝國時期代表國家意志的禮制性建築群,是從王國到帝國階段轉型的標誌性建築。

秦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影響深遠

我們今天研究秦文化,是在研究什麼?秦文化蘊含著怎樣的時代價值?

“中華民族形成于三代時期,正是秦人和秦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時期。秦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蘭州大學教授楊建新認為,秦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中央集權這一政治制度是中華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主要內容,與秦文化有直接承襲關係;第二,秦的社會改革最為徹底,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時期最輝煌的社會改革之一;第三,大一統思想是秦文化及秦政權政治生活的主題,這個主題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的影響是直接的,偉大的。

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認為,秦文化的主要特徵可以概括為“兼收並蓄、融合創新、敦本務實和中央集權”。他説,在融合商文化、周文化和西戎文化等多種文化因素的基礎上形成的秦文化,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生命力;秦國正是在融合創新中發展強大,秦朝建立後創造出輝煌的制度文明,為多元一體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秦文化對我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孕育,産生了開創性、奠基性的影響。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演進和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讓不同地方的各個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情感認同,有了不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國2000多年來雖有一時的分裂,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始終沒有分裂,其原因就是由秦朝發端、所逐步形成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甘肅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甘肅省政協秦文化研究課題負責人歐陽堅説,系統研究秦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建議國家層面將秦早期歷史文化研究納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計劃、有組織地對秦歷史文化遺存開展調查、發掘和整理工作。

 《光明日報》( 2022年09月02日 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