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潘魯生:透過民藝之門 發現人間大美

發佈時間:2022-02-16 08:59:0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新網2月15日電 據《中國新聞》報報道,近日,“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接受本報專訪,暢談民間藝術蘊含的生活之美,以及民藝的傳承與保護。另外,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視效設計團隊的專家顧問,潘魯生解讀開幕式的視覺符號語言,稱其體現了中國美學特色,也傳遞了交流聯通的開放視野。

《中國新聞》報記者:“到民間去——潘魯生民藝展”以您的民藝收藏、民藝研究與藝術創作為主體,展出500余件(套)傳統民藝作品和當代藝術創作。此次辦展初衷是什麼?展覽具有哪些方面的特殊意義?

潘魯生:“到民間去”民藝主題展是我多年來收集、研究民間藝術以及開展設計創作的一次系統性展覽。幾十年來,我有幸在學業、職業、事業的選擇中“到民間去”,從民間藝人身上學到了人生大愛,從民藝研究中看到人間大美,收穫到很多研究與創作的快樂。這次辦展的初衷也是回溯“到民間去”的理念,與觀眾一道形成生活之美的再發現、民藝美學精神的再倡揚。

這個展覽和人們一起回望生活傳統,重敘鄉愁記憶,共同交流民族的、民間的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路徑和機制。我們不僅要守護和傳承,還要創新和發展,在飛速發展的物質生産和技術理性之外擁有一種生活的意境、溫度和牽掛,在老手藝、舊物件之外生出新的創意。這也是我們民族生活文脈的一種延續。

我們將民藝藏品和民藝元素作品並置展出,一方面呈現鄉土民藝的質樸之美,一方面展示民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探索路徑。

我也特別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觀展覽,增強孩子們的文化認知,培養鄉土情懷,播撒民藝的種子,堅定一代人的文化自信,增強講好中國故事、傳承發展民族文化的能力。

《中國新聞》報記者:展覽中有哪些展項尤為值得推薦?

潘魯生:展覽舉辦之際適逢農曆新春,我們用楊家埠門神《神荼鬱壘》裝飾展廳入口的形象墻。民間習俗農曆新年貼門神于門上,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門神是民間祈福納祥情感願望的表達。

“門神”也是本次展覽著意突出的文化符號,除了門神年畫藏品展示,《拓福納靈》展示單元還置放了一件《門神》裝置作品。這件作品為傳統木構門扇雙面鑲嵌門神織繡,最初創作于2003年。這件裝置作品傳遞的觀念也在於,重啟民藝之門,美化當代生活。這二十年來,它貫穿于我對民藝價值的思考。門神裝置多次出現在我所舉辦展覽的重要位置,呈現形式不斷創作迭代。門扇上的門神畫像由最初的木版年畫替換為手繡圖像。如果説楊家埠門神年畫呈現了葆有原真性的民藝之美,那麼門神裝置則承載了“創造性轉化”的表達意圖。在光陰流轉中,透過民藝之門,發現深嵌於人類情感世界的永恒之美。

《中國新聞》報記者:去年夏天,“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在國博舉辦,展出的1500余件(套)展品中有您的奶奶用來存放雞蛋的土陶罐,有花紋取材于《孫臏兵法》中迷魂陣法的“鬥紋布”。山東鄉土文化與其他鄉村有何不同?

潘魯生:民間藝術具有本源文化的特質,也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共同體中文化多樣性的精彩呈現。

齊魯大地的鄉土文化富有特色,比如楊家埠的年畫,構圖飽滿,造型誇張,色彩艷麗,風格鮮明;鄄城的手工織花布,斜紋、條紋、方格紋靈活組合,色彩鮮亮熱烈,渾厚中見艷麗、粗獷中見精細;菏澤的小孩模,塑、刻、捏多種手法並用,造型生動活潑,千姿百態,富有質樸天真的裝飾趣味。就像山東人淳樸實在的性格,山東民藝具有質樸、灑脫、明快的藝術特色。

《中國新聞》報記者:您走遍全國各地深入鄉村調研,能否介紹民族地區民藝的發展和保護情況?

潘魯生:民族地區的民間工藝傳承發展是我長期關注的領域。民族地區較好地保留了民間工藝原生態樣貌。蒙古族的刺繡、白族的銀器、壯族的織錦,苗族的蠟染等等,已經成為帶動當地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

比如,內蒙科右中旗目前著力打造刺繡工藝産業村,發展刺繡扶貧車間,把當地的代表性果蔬、花卉等作為圖樣,運用蒙古族傳統刺繡工藝生産工藝品,通過電商、刺繡展覽、旗內銷售廳、搭建産業村銷售市場等銷售産品,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雲南鶴慶新華村白族銀器專業村的培育,吸引了大量“走匠型”手藝人回鄉創業,不僅帶火了當地旅遊經濟,民間工藝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中國新聞》報記者:隨著城市化進程,很多年輕人走出鄉村,這種情況下如何“借民藝續傳文化薪火”?

潘魯生:構建民藝的傳承與傳播網路,需要多方力量參與。其中,需要專家學者從保護民間文化的研究視角出發,對瀕危的民間工藝進行搶救性挖掘、整理、存錄,保存文化的基因種子;需要培養手藝傳承人的文化自覺意識,自覺承擔起手藝傳承的文化使命,將手藝帶入自己生活的新社區,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同時,要鼓勵公共文化場館、機構、民宿等,以多元方式展示民藝,傳播鄉土文化。

《中國新聞》報記者:您主持的《中國民間工藝整合》“為民間藝人立傳”,其內容有何亮點?

潘魯生:《中國民間工藝整合》項目是中國民協貫徹國家《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政策部署的重要工程,于2016年獲批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2018年納入國家“十三五”重大出版工程項目,希望填補我國民間工藝整合編纂方面的空白。

民間工藝承載農耕時代廣大民眾的生産生活方式,與傳統工藝及工藝美術行業、當代美術家、工藝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的工藝技藝傳承人、新工藝和“學院派”創新的當代工藝等有所區別。《整合》輯錄傳統民間生産生活方式和狀態,注重對民間工藝生活、審美、文化功能的深入挖掘和全面把握。截至目前,《整合》廣東、山東、福建、江蘇、上海、天津、吉林、湖南、四川、河南等十省示範卷已基本成型,全國其他省卷編撰工作穩步推進。

《中國新聞》報記者:作為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視效設計團隊的專家顧問,您曾參與研討開幕式視效方案,並撰文《冬奧視效設計的藝術精神》解讀了開幕式的美學。這次的開幕式有哪些創意讓您印象深刻?

潘魯生: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體現了中華美學特色,運用充滿創造力的視覺語言,實現了藝術之美與科技之力、歷史傳統與當下現實、中國理念與世界命運以及中華文化精神與世界體育賽事的創造性融會。這樣一種融會,就是研討交流過程中破題的關鍵。比如,古老的傳統和創新的科技如何以全世界看得懂的方式融會起來、呈現出來?而且目的不只是展示中國,更是貢獻於世界。這需要一種深層次地理解和藝術化地再創作,不是簡單地符號取用、形象運用,而是理念的、意境的傳達,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表達全人類共通的智慧理念。

可以看到,本屆冬奧會開幕式在視覺符號語言上,冰雪迎春的中國時間、戶牖通達的中國空間、人民畫卷的書寫創造等,表達了世界共通、命運共同的價值追求,很生動,也富有意味。比如傳統文化中的時間與春華、秋實、夏雨、冬雪相融,體現了“天”與“人”之間的相通相應。運動員入場儀式中,地面投射的門楣和窗欞圖案,豐富而生動,“中華之門”“吉祥之窗”不僅展示了民間的智慧創造,而且傳遞了交流聯通的開放視野。

【個人簡介】

潘魯生,藝術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係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課題首席專家。擔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中國民間文學大系》編纂出版委員會主任、《中國民間工藝整合》總主編,創建“中國民藝博物館”,榮獲全國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先進工作者”。

(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