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魯迅的封面依舊生猛、好看且毫不過時

發佈時間:2022-02-14 14:57:46 | 來源:齊魯晚報 | 作者:章憲法 | 責任編輯:蘇向東

《魯迅的封面》薛林榮 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魯迅一生大約寫了700萬字,人們總以為他是個寫書的人。其實,他還是一個做書的人。魯迅極較真,書刊尤其裝幀設計,如果流於平常失去個性,魯迅同樣會“橫眉冷對”,絕對“一個都不寬恕”。

中國的冊頁書籍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真正成熟起來則在明代。宋版書貴于黃金,明版書大為考究,但古籍封面都過於簡潔,或直言簡單。我們今天能見的古籍,大多只有一個書名,有的連刻印社都予省略。封面的顏色多是靛青,時代的生産力水準,不經意地留在封面上。

書籍的封面無疑是重要的,比之於人的面目再恰當不過。魯迅曾對陶元慶説:“過去所出的書,書面上或者找名人題字,或者採用鉛字排印,這些都是老套,我想把它改一改,所以自己來設計了。”魯迅對書刊裝幀藝術,有著自覺而清醒的藝術追求。我們甚至可以認為,魯迅是中國現代書刊裝幀設計的先驅。

薛林榮在《魯迅的封面》中,梳理了82個魯迅著譯初版本的封面,幾盡魯迅一生親自設計和指導設計的書刊封面全部。魯迅是當代傑出的思想家,“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來寫出他自己的世界”,“內外兩面都和世界和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以“新的形”“新的色”“民族性”彰顯裝幀思想,魯迅思想的深刻性無處不在。

我們通常將書刊裝幀歸於“專業”,魯迅卻是學醫出身。但正如文學之於魯迅,其構思精巧、韻味悠長、命意深刻的書刊封面設計,同樣呈現出他在美術上的過人天賦。《唐宋傳奇集》等書刊封面中的漢畫、《域外小説集》封面上的豎琴、《小約翰》再版封面上勃倫斯的《妖精與小鳥》、《近代美術史潮論》封面上的凡·高名作《播種者》……民族傳統與現代觀念相融合,魯迅設計的封面無不耐人尋味,發人深思,也從美學角度展現出其思想的深邃。

文學意義上的魯迅以雜文為最,其小説讓人從精神層面感悟中國。小説集《吶喊》,收錄了1918年至1922年魯迅所作的短篇小説,封面選用暗紅底色,書名“吶喊”和著者姓名“魯迅”分上下兩層,以印章形式鐫刻于黑色方塊內,位於封面正中上端,飾以陰刻框線。“吶喊”二字筆畫左右參錯,突出了三個“口”字,既是漢字,又具畫意,分明就是齊聲“吶喊”。文字從右到左排列,保有古籍形態,寓意現代與傳統間的臍帶聯繫。作品的時代性與深刻性,表現得簡潔有力且靜穆莊重,迄今仍不失為封面設計經典。

魯迅先生一生著述等身,但耗費時間最長、花費精力最大的作品,不是《狂人日記》《阿Q正傳》,也不是作品集《朝花夕拾》《野草》《熱風》《墳》《華蓋集》《且介亭雜文集》等,而是今天鮮為人知的《嵇康集》。自1913年至1935年,魯迅陸續花了23年時間,用來整理、校勘《嵇康集》。

嵇康是中國文壇上的獨特存在——他置身亂世官場,名列“竹林名士”,四十歲時即遭司馬氏處死,但對後世風尚與價值取向,又有著巨大影響。傳説嵇康祖籍會稽,其先人因避仇遷于譙之嵇山下,因而變姓為嵇氏,成為魯迅的鄉賢。“橫眉冷對”的魯迅先生,似乎比常人更加重視鄉誼、鄉情和鄉邦文獻。

耗時最巨,寄託至深,《嵇康集》的封面恰恰最為簡潔:僅為豎排的“嵇康集”三字。穿越古今,蔚藍一色,魯迅依舊是一座冰山,絕大部分沒于海底,我們只能一窺其“封面”。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