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漢服的服章之美

發佈時間:2022-02-14 16:02:1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唐建軍 楊娜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漢服,又名華服。狹義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廣義上,是以衣物為物質載體,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核的綜合文化符號體系。

漢服歷史悠久,《周易》裏就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説法。歷經數千年變更,漢服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的表徵,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寶藏,與中華傳統飲食、建築和漢字漢語等共同構築成恢宏的中華文化大廈。

《春秋左傳·正義》有言:“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人靠衣裝”,身著一襲得體的漢服,就像把厚重的傳統文化穿在身上。著漢服的人,坐著,是一組文化修為的展櫃;走著,是一陣人格魅力的和風。

漢服是一道春天的美景。三春時節,草長鶯飛,衣袂飄飄的漢服,無疑是春景裏流動的國畫。且看樂府詩《陌上桑》中的羅敷:“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羅敷的美招來太守的追求:“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她通過巧誇夫婿輿服之美婉拒太守:“白馬從驪駒,青絲係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與漢服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南京雲錦木機粧花手工織造技藝、蠶桑習俗等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服飾類項目達12項,列入國家級的則達225項,皆為非遺門類的美學範式。這些範式特色鮮明,內容厚重,寓意美好,可謂百色爭艷、百技奪巧、百款競秀。如蘇軾在《浣溪沙·方響》中描述,“花滿銀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涼州,順風環佩過秦樓”,給人以無比美妙的觸覺享受、視聽享受和精神享受。

事實上,漢服蘊含著由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以右為尊等核心概念構築的中華話語系統,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具有文雅而恢宏、正直而寬厚、仁愛而灑脫的內在品格,顯示了鮮明的中國風格;漢服輕形式重精神,雍容典雅,深邃靈動,體現了中國人追求隨心所欲不逾矩、蘊藉含蓄守太和的審美理想,具有獨特的中國氣派。正因為這樣,漢服與“衣冠上國”“禮義之邦”“錦繡中華”等加諸中國的諸多美譽不無關係。

漢服不是靜態的出土文物,而是活態的社會習俗。《禮記·曲禮上》記載:“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純素。孤子當室,冠、衣不純採。”在喜氣洋洋的結婚儀式、青春飛揚的畢業典禮、朝氣喧天的網紅打卡地,漢服愛好者姹紫嫣紅的背後彰顯著禮義規矩。

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進入本世紀,隨著中華傳統文化的走紅,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海外留學生為代表的網民群體發起“什麼樣的服飾能夠代表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國”的話題討論。他們開展漢服體系和文化研究,籌建眾多漢服社團,組織漢服文化宣傳,以“同袍”互稱,以“華夏復興,衣冠先行”為理念,線上上線下掀起了一場“漢服熱”。

近些年,漢服禮儀、漢服節日等活動如雨後春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漢服社團數量超過2000家。截至2020年10月,微網志“漢服”話題閱讀量41億,抖音上排位第一的漢服話題累計播放422.9億次,包括海外在內的潛在漢服用戶達4.15億人。

《周易·賁·彖傳》説:“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漢服正是中國古人取法自然的宇宙觀浸淫日常生活的産物。《後漢書·志·輿服下》:“後世聖人易之以絲麻,觀翚翟之文,榮華之色,乃染帛以效之,始作五採,成以為服。見鳥獸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纓蕤,以為首飾。”書法、武術、手工藝等,也是這樣與古人天才般的智慧聯繫在了一起。

以行業服為例,道家“法衣”把古人有關天的知識穿在身上,道教教理教義、吉祥圖案的代表符號,如日月星辰、八卦、龍、鳳、仙鶴、麒麟、寶塔,盡在其中。

在漢服自身知識系統內,蘊含也異常豐盈。在服裝王國中,漢服屬於“平面剪裁”製衣體系,分衣裳、衣褲、深衣、通裁四個大類。衣裳類是漢服體系中男子高等級禮服基本形制,所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其中又演化出衣裙類,常常用於男女常服和女子盛裝。衣褲類是漢服體系中最早的服飾,分為三小類:內褲(古稱“裈”),最早可見於淩家灘遺址出土的玉人,已有5300多年曆史;外褲(古稱“袴”“绔”),外觀類似於今天的褲子;套褲(古稱“脛衣”),類似於今天蒙古族摔跤運動套褲。深衣類始於先秦,典型特徵是分裁連屬,後世演化出曲裾、袿衣、襕袍等。通裁類于隋唐時期改自北方民族服飾,典型特徵是上下一體。

在不同的場景中,不同的漢服彰顯不同的風采。在人生禮儀場景,身穿畢業禮服、結婚禮服、祭祀服等儀式服裝,如男子的玄端禮服,女子的鳳冠霞帔等款式,精美的工藝與華麗的外表相得益彰,盡顯莊重大氣,恭敬從容;在公共生活場景,穿戴慶典禮服、節日禮服、涉外禮服等,如男子的深衣、圓領袍、襕衫,女子的大袖衣裙、齊胸裙、交領襖裙等款式,顯得尊榮大方,安寧自信;在日常生活場景,縱使簡單的穿搭裝束,如窄袖衣搭配褲或裙,亦顯得恬樂從容,閒適自在。

鐘敬文先生説,服裝在中國社會中不僅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往往同時還蘊含著很多象徵性和意識形態的理念或其背景。一件漢服,可以讀出穿衣人的性別、年齡、性格、修養、精神等多方面資訊。

目前,Z世代青年是漢服愛好者主流。沐浴著傳統文化的陽光雨露,一襲漢服即一葉青春。攏著漢服即攏著青春。青春常駐,配上一款漢服,輕盈地轉個圈,春天就在眼前。

(作者:唐建軍 楊娜 單位: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化發展中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