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影視助力“非遺”出圈

發佈時間: 2020-09-17 08:49:52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劉雅晴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下簡稱“非遺”)越來越重視,“非遺”逐漸成為影視作品的創作富礦。在影視劇中植入“非遺”元素,讓其為影視的內容、劇情、服化道而添彩的電視劇越來越多。從《延禧攻略》中的絨花、打樹花、刺繡、崑曲、緙絲,《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裏的馬球、建盞與宋代點茶,《清平樂》中的宋室風箏等古裝劇中的“非遺”元素,到當代都市劇《都挺好》中的蘇州評彈,扶貧劇《一個都不能少》中的剪紙、邵家班子杖頭木偶戲、裕固民俗,以及今年熱播的年代傳奇劇《塞上風雲記》中的九曲黃河燈陣等,這些“非遺”元素在融入劇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同時,也讓“非遺”的文化魅力綻放出來,成為圈粉年輕觀眾的引爆點。


除了讓“非遺”元素作為影視劇的點綴外,與“非遺”名錄相關的製作技藝及表演藝術等大量進入影視創作之中。但影視劇與“非遺”一拍即合絕非易事,創作者尤其需要注重對“非遺”細節的還原與“非遺”知識的普及,提升劇集的娛樂性和觀賞性,才能讓觀眾在看懂的基礎上發自內心地愛上傳統文化。其實二十一世紀伊始,以“非遺”名錄為題材創作的電視劇早有成功先例,如2001年熱播的《大宅門》,從“同仁堂中醫藥文化”切入,不僅展現了白家中醫藥世家採辦藥材、研製秘方、問診治病、按方抓藥等過程,還在劇中融入了白家主動燒燬品質不合格的藥品等情節,觀照中醫世家堅持的“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醫者風骨,讓觀眾直觀地看到這家藥鋪為何能從搖鈴行醫到成為皇家御用貢奉和老百姓信賴的老字號的原因;以北京“全聚德”為原型的《天下第一樓》(2004年),從“全聚德烤鴨技藝”入手,從選鴨到挂爐烤鴨製作流程及技藝的展現,讓觀眾了解中華美食的製作細節,感知京城美食文化的歷史流變;2019年聚焦“非遺”醬菜製作工藝的電視劇《芝麻衚同》,從原材料的採買到時令節氣的把握,從凈水洗腳、烈酒消毒、精壯漢子們唱著歌,腳踩黃豆等具體、生動的醬菜製作過程以及打耙、搗醬、換缸的動作,讓觀眾領略到宮廷醬菜製作嚴謹的工藝,也反映出手藝人的匠心匠藝。今年以京劇藝術發展史為主線的《鬢邊不是海棠紅》,輔之以精美的畫面呈現,從包頭勒頭、化粧貼片到梳頭戴頭面的戲曲造型,還有男旦角色的拋水袖、蹺功、扇子功等戲曲技巧表演,讓觀眾由衷讚嘆京劇藝術的唯美和魅力。這些以“非遺”為核心題材創作的影視劇,通過對“非遺”名錄細節原汁原味地真實呈現,讓以往曲高和寡的“非遺”名錄以親和的講述方式、傳奇的故事情節走近年輕觀眾,讓隱藏的文化遺珠在熒屏上得以呈現。


當下,影視劇的主要受眾是年輕觀眾,因而,與年輕人距離較為疏遠的“非遺”名錄要想通過影視劇成功“出圈”,離不開傳播形式和渠道的創新。一方面,影視劇可以通過傳奇性的故事講述,提升年輕人的觀劇興趣。如《大宅門》中大小姐白玉婷與京劇名旦的照片結婚,成為“私生飯”的鼻祖,間接影射當下部分年輕人的非理性追星狂潮;離家出走的白景琦在濟南的艱辛創業,與當下萬千創業青年感同身受惺惺相惜。《天下第一樓》中盧孟實效倣內聯升的“履中備載”,製作一本“膳中備載”,被網友戲謔為服務業的“原始大數據”;臨危受命將搖搖欲墜、幾近倒閉的“福聚德”烤鴨店經營成北京城一等一飯莊的盧孟實,也被網友戲稱為“職業經理人”。另一方面,還可以借助網路平臺及社會化媒體,以話題互動的形式提升年輕人觀劇的參與度,讓“非遺”以更為活潑的面貌俘獲年輕觀眾。截至2020年8月,在豆瓣平臺上,《芝麻衚同》有840條小組討論、9834條短評、428條劇評;《鬢邊不是海棠紅》有3253條小組討論、40703條短評、1398條劇評。這些實實在在的數據表明講好傳統文化故事,也是年輕觀眾的期許。


可以看到,以“非遺”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創作空間巨大,在未來的創作中,依舊要以“非遺”為根基,不斷拓寬“非遺”品類,並在“非遺”知識普及、情節設計、人物塑造、服化道等方面繼續深耕,讓“非遺”與影視創作成功嫁接、相互成就,讓更多“非遺”再次“活”起來。


(作者:聞學,係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遊歡,係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研究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