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吳中民間手工藝“新生代”什麼樣

發佈時間: 2020-09-15 08:42:22 | 來源: 光明日報 | 作者: 李韻 | 責任編輯: 劉雅晴

“天下工藝看蘇州,蘇作精華在吳中”。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吳文化發祥地,民間手工藝匯聚。在全國工藝美術領域的11個大類中,吳中區擁有10個大類3000余個品種,有50多項民間工藝被列入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在國內,並不多見。然而,更為罕見的是,在民間手藝式微的當下,這裡的新生代手藝人卻蓬勃崛起,形成一股推動民間手藝發展的“後浪”,以百花齊放的態勢續寫著指尖上的傳奇。


將追求手藝之精作為自己生長的根


“傳統技藝的核心是手藝。”説這話的是鐘錦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紫檀雕刻傳承人。他讓名牌大學畢業的兒子回到家鄉學習紫檀雕刻。十幾年過去了,對於已經可獨立創作的兒子,他依然只給了20分,因為兒子與“做到極致”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追求極致的並非只有鐘錦德。在吳中傳統手藝界,這是共識。


到達蔡霞明工作室時,已是掌燈時分。儘管展示區的燈光並不專業,但一幅幅緙絲作品仍以擋不住的魅力直擊心靈。


緙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是中國獨有的一門絕技,曾一度處於瀕臨失傳狀態,至今高水準的傳承者鳳毛麟角。由於絲織、染色等技術的局限,在傳統緙絲作品中,不少無法用緙絲技藝完成的細節是由書畫、刺繡等來彌補的。但蔡霞明是個追求完美的女子。她借鑒刺繡中的拼色技藝,根據畫面色彩的需要,在不同的層次分別加入不同的顏色,而先後順序的變化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色彩。説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極為繁複,有一點失誤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蔡霞明做到了。墻上一幅名為《吉祥》的作品,就是這種極致的表達。畫面中,水月觀音面容安然端莊,透過其身上的那層白紗,能夠清晰地看到瓔珞及衣裙的色澤和花紋;而凈水瓶下的透明底座,亦是這種透視感的表現。


從最初的抗拒到如今的視為生命,蔡霞明20多年的緙絲歷程化成了一句話:“祖先們在那麼簡單的木架上創造出如此精美的作品,這個手藝不能在自己手裏斷掉,我要做到最好,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留下來。”


追求極致,對於蔡金興、蔡春生父子,不僅是對蘇作硯雕技藝的傳承與發展,而且是對制硯工藝中文化內涵的追尋。在他們眼中,硯臺其實是中國傳統審美與意蘊的表達。他們不僅收藏、研究、摹制歷代古硯,而且不斷創新。如蔡春生所説:“只有完全理解的傳承才是活的,之後才能創新,這才是活學活用。”正是在徹底吃透、讀懂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他們用刻刀賦予了冰冷的硯石以靈動的生命。他們的竹系列作品,幾可亂真,不是用手觸摸簡直不敢相信是用石頭雕成的。


還有陸小琴、林金妹、任敏華、張文君、謝惠強、盛春、夏棟……這些70後、甚至80後的手藝人,無不將追求手藝之精作為自己生長的根。在吳中,記者見到了宋水官、周建明、馬惠娟等老一代民間藝術大師的執著,更感受到了新生代手藝人的堅守與擔當。


以更親民的方式讓傳統手工藝“活出彩”


傳統手工藝,原本來自生活,如今卻因其手工製作的特性,而逐漸淡出百姓日常。如何讓這些文化遺産“活下來”、甚至“活出彩”?讓非遺重新走進生活,是吳中新生代手藝人不約而同的選擇。


府向紅,出身世家,當今蘇繡中的佼佼者。她説:“刺繡不僅是可供欣賞的藝術品,而且是實用的生活品,沒有實用性,再好的蘇繡也不過是擺設。”這種與時俱進的“生活繡”理念,為她開闢出了一片嶄新的天地。2014年11月,府向紅承擔了APEC會議的新中裝刺繡項目,也因此為更多的人知曉。其精心製作的婚慶禮服成為市場上的緊俏品,客戶為得到一套這樣的婚服往往要等很長時間。但府向紅並未滿足於這種訂單銷售。她不斷拓寬“生活繡”的創作道路,別出心裁地將蘇繡運用到傢具、軟裝、箱包、首飾、手帳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她的工作室,記者不僅看到了婚慶禮服、被面、服飾等常見的生活用品,而且還見到了含有刺繡元素的戒指、髮簪等。她説當下國風流行,除了復古服裝熱銷,這種相應風格的飾品也深受市場歡迎。


在沒有看到實物之前,記者始終對“化玉為銅”懷有疑慮,待走進馬洪偉的工作室,不由慨嘆這位玉雕者的匠心獨運。他巧妙地利用與青銅顏色相似的青玉,摹刻出歷史上的各種青銅器。這種將古老的玉文化與青銅文化相結合的方式,是文化傳承的創新,並且在東南亞和歐洲頗受青睞。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館展出並被收藏。從16歲進入玉雕行業,40多歲的馬洪偉以自己的勤奮和聰慧收穫了諸多榮譽,而他獨樹一幟的“化銅為玉”工藝,成為國內玉雕工藝文化領域推陳出新的成功典範。記者離開工作室前,馬洪偉拿出一隻以青銅觶為原型製作的茶杯半成品,説自己正在設計一種玉石茶杯,以使玉文化以更親民的方式走進百姓生活。


傳統手藝回歸生活,最典型的莫過於吳羅織造技藝的恢復與發展了。吳羅織造,被稱為緙絲的姐妹花藝術。綾羅綢緞中的“羅”,指的就是吳羅。羅是一種帶有孔眼結構的布料,具有超強的透氣性,是理想的夏季衣料。但因它的織造技藝極為繁複,一經面世就成了皇家貴族的專屬品。後來,受工業文明的影響,加之羅特定的消費群體的消亡,吳羅織造技藝也隨之慢慢落寞,只在民間尚保留著部分殘缺的記憶。李海龍就是持有這種記憶的人。經過潛心研究,目前他已掌握了58種吳羅結構。織出來的布料製成服裝後,也頗受好評。但高昂的成本,讓吳羅對絕大多數人來説還是望塵莫及。


李海龍表示,服裝布料就是要給人們做衣服的,如何降低成本,把布料價格降下來是當務之急。兒子李君介紹,原來純手工織造的布料,一台織機兩個人每天只能生産10~30釐米,因而每米價格要幾千元。他們的目標是通過技術創新研發,將價格降到幾百元,與普通真絲接近。父子倆在織造機械化上猛下功夫。如今他們發明的第四代織機已達到半自動化,一個人可以操作兩台機器,每天生産6~8米。可以期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不是神話。


與文聯攜手共創良好氛圍


吳中區民間手工藝新生代崛起,並擔起傳承發展的時代重任,這種“後浪”現象的出現,與吳中區文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吳中區最為著名的民間工藝有木雕、玉雕、石雕、核雕、刺繡、緙絲、造船、書畫、裝裱以及紅木傢具、香山幫建築營造等;我們有3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6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美術名人和蘇州市工藝美術大師60位……”作為吳中區“文藝家之家”的家長,文聯主席查偉峰説起區內的民間手工藝,如數家珍。


記者了解到,這支隊伍中中青年藝術家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後浪”日益成為吳中民間工藝的生力軍。這也是查偉峰頗為自豪的一點。


在採訪中,記者頻頻聽到“後浪”對吳中文聯的大力支援表達感謝。據他們説,以查偉峰為代表的文聯人,經常利用休息日到家中走訪,了解他們的創作、生産情況,設身處地為他們支招,克服實際困難。李海龍父子就對記者説了好幾次,吳羅的恢復與發展,文聯的幫助功不可沒。


“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服務——為手藝人創業創新、為中青年藝術人才脫穎而出營造一個最佳環境,包括出臺政策扶持等激勵機制。”查偉峰介紹説,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援下,僅2018年全區用於文化藝術的扶持資金就近700萬元,其中努力向中青年傾斜,努力為“後浪”的創新發展添油助力。吳中對民間工藝以及中青年藝人的高度重視,讓“後浪”如虎添翼。資料顯示,民間工藝産品在全區文化産業增加值的佔比超過一半。


對於吳中區的“後浪”現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侯仰軍説:“吳中的經驗,或可為全國各地的民間工藝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啟發和樣板。”


講述工藝大師的成長故事,探尋匠心匠魂的“百匠賦能計劃”正在吳中啟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