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鮑 昆:作為藝術進化史維度啟蒙革命一波的當代藝術潮流已經落潮,作為市場寵兒的偽當代藝術現象也隨著華爾街金融危機出現而忽落冰窟,其間的兩代藝術家曾經因此而浮躁的情緒也不得不冷靜了。和那個騎著人力自行車卻要解決乘汽車痛苦的模倣學習式的假當代時代不同,現今的中國社會環境開始真正讓中國藝術家感受和體驗當代性的問題,中國的當代藝術現在才獲得真正的當代動力資源。無論是手段方式和材料物質條件,都為真正的中國當代藝術提供了最好的繁榮條件。現在需要解決的是當代藝術的主體——藝術家的思想意識問題。其實這不是什麼新鮮的要求,是一個從藝術出現伊始就有的老生常談,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格要求。應該從當代藝術觀念性的角度提倡藝術家知識分子化,以使中國未來的藝術具有更強的公眾性。另外,真正有前途的中國藝術,必須把藝術和市場商品區隔評價,不能總是混搭地亂彈。市場是媚俗的,其商品有自己的評價體系,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學術性,但不是主要的。需要一個具有更寬廣文化視野的批評家隊伍,能夠超越封閉的本體藝術學來推動真正的中國當代藝術事業的進步,讓其成為未來中國進步文化的重要力量。 葛 岩:騷動,反叛,被招安;再騷動,再反叛,再被招安。 韓妙第:追求普世價值下的同時尊重地域文化的多元性。 井士劍:一定會有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 呈現,多重藝術方法與並存,豐富多材。 李小山:真正掌握自身的話語權,從以往那種二元對立的狀態中徹底地擺脫出來。就如我在第七個問題裏所説,不再充當模倣、借鑒和人云亦云的角色。這樣的話,藝術的開放、多元和創造性才是真實的和有效的。 魯明軍:平時很少想未來,更關注歷史與現實。但是我相信,當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的時候,一方面社會衝突必然會加劇,另一方面妥協也會成為自覺。歷史本身就是多歧的,當代藝術的意義在於如何有效地自覺于這些多歧。自覺本身就涵有反省。 彭 德:各行其是。大的趨勢仍然是西方化與本土化。 沈語冰:我從不預測藝術的未來方向將會是什麼,但我可以提一點個人希望(僅僅是希望):中國的當代藝術可以在一定的理智和思想水準上來進行。當代藝術是非常知性的事業,在西方,當代藝術甚至被籠統地理解為觀念藝術。既然是觀念藝術,那就有必要首先使我們的觀念達于知識的一般前沿,也就是説,當代藝術家更多地是一個有社會關懷和人文關懷的知識分子。而知識分子的特點就是運用概念知識(而不獨直覺),這就對當代藝術界(包括藝術家、批評家、藝術經營者、媒體、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較高的理智素養方面的要求。而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環境遠不能令人滿意。最大的問題是藝術教育,而藝術教育的問題則在教育理念的落後,而教育理念的問題,又在於學科建設的薄弱,學科建設的問題,則在於基本文獻的匱乏。與外國文學、西方哲學等成熟的學科相比,我國美術史、美術理論與批評的學科建設(特別是其文獻積累)是遠遠地落後了。讓我再重復一遍:藝術的衰落,首先總是緣于學術的衰落。 舒 群: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方向便是通過一個持續不斷的奮鬥過程使目前尚處在理念探討層面的“圖像轉向”、“空間轉向”和“身體轉向”這些處身高位文化的星星之火發展為波瀾壯闊的社會文化形態。由此肩負起改進社會管理技術,推動社會改革的歷史使命。 楊 衛: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任何未來都要從今天走過。所以,只有把握住今天,我們才能拿到通往未來的通行證。 楊小彥:介入社會,自由表達,保持精神上尖銳的批判力量。中國當代藝術應該站在活生生的現場,並通過對這一現場的介入而實現其價值,而不是束之高閣,更不能成為交換的籌碼,不管這交換的對像是權力還是資本。 余世存:要在古今中外的文明財富中活出自己來是困難的。東方的藝術、西方的藝術等等分別是不夠的。古典的藝術、現代的藝術等等劃分也是不夠的。 一般以為,藝術探索足夠多了,給新的藝術生成增加了難度,增大了成本。藝術的邊緣效用在遞減,必須加大投入。更高、更大、更成本,使消費和閱讀目瞪口呆、更無言無語。我不認為這是藝術的前途。 説到底,藝術是一種人生自覺或文明自覺,它得有往有返,它得出入自如。藝術不是向東,不是向西,而是由內心生長出來的。 中國當代藝術還是要落實于個體的心靈。個人心智是一個有限無邊的時空,藝術必須明確並表達這種限制,才能安置妥世道人心。 當代藝術的未來就是這種古今中外的匯通。匯通是又不是集大成,是又不是充分的個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