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四 模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8 09:55:47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對模式的分析和歸納使我們得以較為清晰地把握整個書法創作的態勢,幫助我們認識一件作品構成的來源,也使我們認識到風格、面目很不相同的作品構成上的關聯。例如,八大山人晚期的作品,被認為是對他早期所追隨的董其昌風格的背離(圖6-19、 6-20),但是模式分析表明,它們在構成模式上都屬於第二類,只不過前者字距、行距都比較疏朗(模式2.2.2),後者字距、行距同時被壓縮(模式2.2.1)。

6-19  清  八大山人  河上花卷題詩  1697

6-20  清  八大山人  梅花圖冊之一  1678

  如果沒有模式分析,我們很難找到這些作品的深層聯繫。

  構成模式種類之少,遠出於我們的意料之外。對構成模式的貢獻是一位書法家所能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書法史上,並非人人都有對模式的清晰意識,但有經驗、有抱負的作者都想在構成上加入新的東西,不過很少人能夠取得成功。構成模式類別之少當然是一個原因,對模式缺少認識是更重要的原因。經過這裡的分析,我們模糊感覺到的東西逐漸變得清晰起來。構成的總體風格處於人們自覺意識的邊界上。人們有創新的自覺,但缺少對整體狀況的認識。我們把它推到邊界的這一側。有了對模式的總體認識,向如何獲得這種能力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對於學習者來説,關於模式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更合理地安排學習和創造的關係。新的模式必然是在基本模式和已有模式的基礎上産生。漢字構成、閱讀的基本原則決定了這一點。因此在紮實地把握已有的基本構成樣式之前,僅僅憑藉各種偶然所得而要創造出一種嶄新的結構關係,是不可能的。

  本書中,不同時代書法家更具體的構成特點的比較(王羲之-米芾、米芾-王鐸),成為有關討論的重要補充。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三 佈置上一頁五 忘情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書法》
· 六 通變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佈置
· 二 創作狀態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四 臨摹
· 三 修養
· 二 “人書俱老”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第五章 書法家
· 八 行書
· 七 楷書
· 六 草書
· 五 隸書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跡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