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模式,全部或部分字間空間融入字內空間。它主要運用在草書,特別是狂草中。它有以下幾種主要的變化形式: 3.1 疏密逐漸變化,但整個作品疏密對比強烈,側廓較為平緩,如張旭《古詩四帖》(圖6-11); 6-11 唐 張旭 古詩四帖 3.2 疏密與單字大小都有突然變化,側廓變化強烈。 3.2.1 單字軸線連接平滑,如張旭《千字文殘卷》(圖6-12),懷素《自敘帖》、《苦筍帖》; 6-12 唐 張旭 千字文殘卷 3.2.2 單字軸線多傾側、偏移,行軸線為折線,如王鐸《杜甫詩卷》(圖6-13); 6-13 清 王鐸 杜甫詩卷 3.2.3 單字軸線有傾側、偏移,單字之間有穿插,線條的連續性淡化,如黃庭堅《諸上座帖》(圖6-14); 6-14 北宋 黃庭堅 諸上座帖 3.3 行距與字距接近,行距幾乎消失,但仍然保持一行中的連貫性,如祝允明《草書軸》(圖6-15)、徐渭《杜甫詩軸》等。 6-15 明 祝允明 草書軸 有些作品構成模式不明確,初看屬於一種模式,仔細辨析,實際上屬於另一種。如趙佶《草書團扇》(圖6-16),筆致流暢,空間勻稱,單字聯繫緊密,看來屬於第三類,但仔細辨析,它每個字的獨立性仍然很強,而且單字的軸線幾乎沒有什麼傾側,因此它屬於第二類基本構成模式,只不過稍為強化了單字筆畫的連接。 6-16 北宋 趙佶 草書團扇 這種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作者創作時控制形式的感覺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