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是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都城為貴山城。它西北鄰康居,西南鄰大月氏、大夏,東北臨烏孫,東行經帕米爾的特洛克山口可達疏勒,在當時東西交通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大宛國的原始居民以塞種人為主,屬於東伊朗人種。塞種人是西元前4~2世紀中葉生活在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沿岸地區的居民,是斯基泰人的一支。西元前8~前7世紀,斯基泰人西遷時,塞種人在鹹海沿岸滯留下來。後來逐漸東移,西元前2世紀,他們受到大月氏西遷的衝擊,其中一部從錫爾河南下,在費爾幹納地區建立了大宛國。 另外,在西域還有一個小宛國,國都為圩(x )零城,距離長安7210里,全國僅有150戶,人口只有1050人,兵力則只有200人,屬於農耕民族。它的具體位置在今天的塔裏木盆地東南處且末縣正南,位於喀拉米蘭河北岸一帶,比較偏僻。他們與大宛人一樣屬於塞種人,但與大宛國的統治者和人民並沒有直接關係。 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于西元前129~128年間抵達帕米爾以西,首先到達大宛。大宛國王聽説漢朝物産豐盈,本想與漢朝交往,卻因為中間被匈奴阻隔而未成功。他見到張騫後,非常高興,便向張騫問道:“你想到哪兒去?”張騫説:“我為漢朝出使月氏,卻被匈奴攔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導護送我們去月氏。若真能到達月氏,我們返回漢朝,漢朝贈送給大王的財物是用言語説不盡的。”大宛國王見張騫允諾報答,心中更為高興,於是派人給張騫作嚮導和翻譯,到達康居。康居又把他轉送到大月氏。雖然大月氏沒有答應與漢朝夾攻匈奴,但是張騫了解了西域各國的情況,為以後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奠定了基礎。 張騫回到漢朝後,向漢武帝描述大宛的情況説:“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漢朝正西面,離漢朝大約一萬里。當地的風俗是定居一處,耕種田地,種稻子和麥子,出産葡萄酒。那裏有很多好馬,馬出汗帶血,它們的祖先是天馬的兒子。那裏有城郭房屋,歸它管轄的大小城鎮有七十多座,民眾大約有幾十萬。大宛的兵器是弓和矛,人們騎馬射箭。它的北邊是康居,西邊是大月氏,西南是大夏,東北是烏孫,東邊是扜彌、于寘。于寘的西邊,河水都西流,注入西海。于寘東邊的河水都向東流,注入鹽澤。鹽澤的水在地下暗中流淌,它的南邊就是黃河的源頭,黃河水由此流出。那兒盛産玉石,黃河水流入中國。樓蘭和姑師的城鎮都有城郭,靠近鹽澤。鹽澤離長安大約五千里。匈奴的右邊正處在鹽澤以東,直到隴西長城,南邊與羌人居住區相接,阻隔了通往漢朝的道路。” 漢武帝是一個崇尚武力的皇帝,在西漢時期,作為主要交通工具和作戰工具的馬匹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戰爭的進程和結果。當漢武帝聽張騫説大宛盛産良馬的消息時,非常高興,他決定引進這種良馬。沒想到,他的想法卻引起了一場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