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正式啟動 保護好個人資訊 警惕新型騙局!

  11月27日,攜號轉網正式啟動,大家期待已久的攜號轉網終於變成了現實!然而,騙子的新伎倆也隨之出現。目前,全國已發生多起利用手機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實施詐騙的案件,受害者因點開詐騙分子發送的網站連結洩露個人資訊導致銀行卡被盜刷。為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公安部刑偵局發佈了緊急預警。

2.jpg

  作為用戶,該如何避開騙子們的“花式詐騙”?“網信中國”特意梳理了一些常見的詐騙形式和防騙攻略,請提高警惕,防範在先!

  PART1 三起異地案例敲響警鐘

  01 想獲取授權碼 被騙1.6萬元

  11月5日,江西的汪某接到自稱某通訊商客服電話,稱之前提交的電話號攜轉資格已經通過,但是想要獲取攜轉授權碼需要填寫完整資訊且綁定專屬銀行卡。汪某通過對方發來的短信進入網站,輸入個人資訊後被騙16000元。

3.jpg

  安全貼士

  是否滿足攜號轉網條件以官方短信為準

  要查詢號碼是否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可通過短信查詢,使用需要轉網的手機號編輯短信“CXXZ#姓名#證件號碼”發送到相應的運營商服務號碼。(電信:10001;聯通:10010;移動:10086),運營商將及時反饋用戶查詢結果。

  滿足條件的,如有攜號轉網後受影響的其他業務,運營商將在反饋查詢結果的同時告知用戶受影響的業務,告知內容真實準確。用戶向攜出方申請獲得授權碼,帶著身份證和有效期內的授權碼到攜入方申請辦理攜入。不滿足條件的,將一次性明確告知用戶不滿足條件的原因、攜號轉網後受影響的業務以及諮詢途徑,並通過客服電話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實現滿足條件的諮詢。

  02 想獲取驗證碼 被盜刷5000元

  11月9日,常州市民許某收到陌生號碼短信稱,更換運營商後短信通道變更可能導致收不到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的短信驗證碼,請及時登錄附帶連結的網址進行資訊完善。許某進入網站輸入身份證、銀行卡號及密碼、手機號碼等個人資訊,銀行卡短時間被刷走5000元。

4.png

  安全貼士

  “短信驗證碼”問題已基本解決

  在申請轉網的過程中,一些滿足轉網條件的用戶,被運營商告知“攜號轉網”存在諸多技術風險,比如無法正常接收微信、手機銀行、淘寶等第三方平臺的驗證碼,這是《規定》中明確提出的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通過適當方式明確告知用戶辦理攜號轉網服務可能面臨的風險和損失,並獲得用戶確認。攜號轉網在全國範圍內試運作期間,電信業務運營商進一步完善了系統功能,“短信驗證碼”問題已基本解決,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其他行業的驗證碼平臺將驗證碼發送給用戶原來簽約的基礎電信企業,由其通過網間轉發的方式發給用戶新簽約的基礎電信企業,確保用戶攜號轉網後的業務體驗。

  03 想代繳話費 損失6300元

  11月5日,上海市民何某在上網時知悉攜號轉網後只能通過掌上營業廳和地面營業廳充值,不能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便在該條新聞下留言追問解決辦法,後被私信稱可以通過完善資訊解決。何某點擊對方發來的網站連結輸入個人資訊,損失6300元。

5.png

  安全貼士

  不必擔心,微信、支付寶均可正常充值

  攜號轉網政策試運作以來,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方案,相關部門搭建了“號碼標記服務平臺”,幫助有此類困擾的企業解決號碼識別和歸屬運營商更正問題,運營商內部技術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目前,我國已建立“攜號轉網”數據庫並向第三方服務提供商開放。部分用戶規模較大的第三方充值平臺,如微信、支付寶等均已可正常為“攜號轉網”用戶充值。

  PART2 三個防騙提醒請記牢

  看完這3個案例,大家是不是感覺到一絲熟悉……這類詐騙其實就是通過虛假網站獲取受害人個人資訊、盜刷銀行卡的一個變種:騙子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聯繫受害人,利用受害人不清楚轉網的具體規則,以轉網可能帶來諸多風險為藉口引導受害人點擊虛假連結。一旦受害人相信騙子的話點擊連結進入騙子搭建的虛假網站,騙子就會進一步誘導受害人提供個人資訊,通過盜刷銀行卡的方式實施詐騙。

  對此,小編提醒您:不信、不點、不輸資訊!

  大家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識,平時收到此類資訊時,如有疑問請致電運營商官方客服或到營業廳進行諮詢。切不可輕易點擊不明連結,也不要回復任何資訊,更不能隨意透露個人資訊。尤其是手機收到的短信驗證碼,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攜號轉網正式啟動 保護好個人資訊 警惕新型騙局!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