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挺起靈魂的脊梁

   歷史無數次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只有挺起靈魂的脊梁才能屹立不倒。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説,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

0.jpg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我們怎樣才能引領思潮、凝聚共識、攻堅克難?在追逐和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鬥中,我們怎樣才能讓國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強大?毫無疑問,答案就是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挺起靈魂的脊梁。
  
  要圍繞群眾“心中盼”謀篇佈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關注大眾期盼,回應群眾關切,與人民的現實需求緊密相連。老太太過馬路摔倒你扶還是不扶?小學生該不該動情朗讀《劉胡蘭》一文?學術造假、食品藥品安全、醫患矛盾等問題該如何解決?在社會轉型期,要回答好這些公眾關注的問題,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人民群眾生活的土壤裏,通過具體而微的生動闡釋,通過日常生活的實際行動,來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
  
  要善用群眾“家常話”表情達意。春風化雨才能潤物無聲,內心認同才能自覺踐行。在資訊爆炸、多元訴求的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以更生動的形式、更具體的方式傳播給公眾。一方面,要運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喜愛的形式,與群眾的話語體系無縫對接,著力做到深奧理論的大眾表達、抽象道理的生動表達,實現政策語言與群眾語言、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最佳結合。另一方面,要用好地域特色文化資源,既講好“普通話”,又講好“地方方言”,綜合運用家訓、詩歌、故事、戲曲、動漫等多種形式娓娓道來,真正做到“見了秀才能説書,見了屠戶會説豬”。
  
  要找準群眾“共鳴點”凝心聚力。引起共鳴才能形成共識,思想同頻才能行動共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以群眾的視角貼近社會現實,以真摯的感情貼近百姓生活,才能更好地贏得群眾的理解和認同。人民群眾身邊看得見、感受得到、印象深刻、普遍關注的實際事例最有説服力、最具打動性。多讓善行義舉上榜,多為凡人善舉立傳,多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的方式,讓高深的理論成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空氣”和“水”,人們才會真正有所悟、有所獲,才能真正內化於心、外化于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生根。
  
  人民有信仰,國家才有力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奮力挺起靈魂的脊梁,則中國夢可期可待矣!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挺起靈魂的脊梁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