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浙江在行動

   網際網路已然嵌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隨著手機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觸網路更為容易,觸網率也越來越高,觸網年齡越來越低。第39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月12月,我國19歲以下的網民達1.7億,約佔全體網民的23.4%,其中成為網遊控、手機控的情況不在少數。

timg (2).jpg

  
  如何構建一個健康、文明、有序的網路環境,使網路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幫手,而不是將孩子們引入歧途?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際網路,浙江在行動!
  
  中小學生網路文化節引導大家文明上網
  
  這樣的活動今後每年都會舉辦
  
  “我們必須關注網路對青少年成長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影響,全社會應當構築抵禦網際網路負面影響的思想屏障,全面啟動輿論防禦體系,像重視生態環境一樣重視青少年的網路文化環境。”省團校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蔡宜旦表示。
  
  事實上,相關舉措已經在浙江施行。
  
  2016年5月23日,我省啟動“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呼籲網友共建清朗網路空間。同年6月28日,團省委聯合省網信辦在全省啟動“小小好網民”網路創意實踐活動,通過開展“怎樣才是小小好網民”網路大討論、“爭做小小好網民”主題實踐活動、“誰是小小好網民”網路徵集活動,在全省廣大青少年中形成爭當小小好網民、學習小小好網民的良好氛圍。
  
  在微友圓桌會上,來自各地的網路意見領袖和青少年網民代表,抒發了對當前網路環境的看法,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當我們充滿好奇心探索這個精彩繽紛世界的時候,也要像備戰的騎士一樣,穿好盔甲,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要分辨哪些資訊是好的哪些資訊是錯誤的,要學會如何躲過網路的刀槍劍影,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讓自己安全地在網路海洋中徜徉。”小網民代表、來自義烏市五愛小學的阿爾及利亞男孩楊洋説。
  
  “若聽到謠言,就捂住耳朵不去相信;若看到暴力等不良內容,就捂住眼睛不去圍觀;若見到有失真實的資訊,就捂住嘴巴不去傳播。我們不光説在嘴上,也一定會落在行動上。希望我們的網路一片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小網民代表、台州路橋街道實驗小學代表、敬老小孝星金子心説。
  
  “小小好網民”只是浙江省中小學生網路文化節活動的其中一項活動。去年,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聯合舉辦了“我參與、我成長”浙江省中小學生網路文化節活動。活動內容包括“關注G20——走進最美杭州(浙江)”“浙江省中小學生網路文化活動創意大賽”等六大部分十一項子活動。活動去年5月20日啟動,持續到9月30日,參與人次超過15萬,收集投稿作品5萬餘份,部分學校將“我參與、我成長”浙江省中小學生網路文化節活動作為學生暑期作業之一,活動整體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據悉,今後將每年舉辦一次。
  
  打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
  
  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團省委副書記王慧琳指出,打造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要從教育入手,利用全省青少年新媒體矩陣的媒體優勢和各地的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青少年宮等團屬陣地,積極傳授網路安全知識,使青少年網路安全宣傳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要從習慣抓起,使孩子們從小學安全、知安全、懂安全,養成良好的網路行為習慣。要全社會參與,引導網民自覺肩負起服務青少年的社會責任,守住道德底線和法律紅線,為青少年網路安全構建一座牢不可破的‘防火牆’,讓廣大青少年能夠在‘風清氣正’的網路環境下,在‘潤物細無聲’的網路文化滋養下,成為網路強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際網路 浙江在行動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