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資訊化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6大主攻方向

   12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介紹《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2016-2025年)》有關情況,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介紹《“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有關情況,並答作者問。

1449141248.jpg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莊榮文介紹,目前,我國網際網路用戶、寬頻接入用戶規模位居全球第一;2015年,資訊産業收入規模達17.1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1.8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一。統一完整的國家電子政務網路基本形成,基礎資訊資源共用體系初步建立,電子政府服務不斷向基層政府延伸。網路安全審查、資訊安全等級保護等制度不斷完善,網路空間日益清朗。同時,我國資訊化發展中還存在資訊資源開發利用和公共數據開放共用水準不高、網路空間安全面臨嚴峻挑戰、技術産業生態系統不完善等突出短板。
  
  莊榮文説,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審議通過的“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以惠民為宗旨,把“推動共建共用,釋放發展新紅利”等作為“十三五”資訊化發展的主攻方向。“數據資源只有得到更多的利用,才能體現更多的價值。如果把數據資源封閉起來,價值就得不到釋放。”
  
  莊榮文介紹,《規劃》順應時代發展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明確了6大主攻方向,10大任務,16項工程,12項優先行動和6大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規劃》提出了“十三五”資訊化發展的總體要求。明確指出,要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資訊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資訊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提升資訊化應用水準;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的新期待,重點突破,推動資訊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資訊化發展環境。堅持以惠民為宗旨,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堅持全球視野發展,堅持安全與發展並重。同時,《規劃》還對核心技術、基礎設施、資訊經濟、資訊化發展環境等方面制定了具體的發展目標。
  
  第二,《規劃》圍繞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的總要求,提出了6大主攻方向:一是引領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二是促進均衡協調,優化發展新格局;三是支撐綠色低碳,構建發展新模式;四是深化開放合作,拓展發展新空間;五是推動共建共用,釋放發展新紅利;六是防範安全風險,夯實發展新基石。目的是發揮資訊化引領創新和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作用,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第三,《規劃》圍繞《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明確的增強發展能力、提高應用水準、優化發展環境的三大戰略方向,部署了10大任務,包括:構建現代資訊技術和産業生態體系、建設泛在先進的資訊基礎設施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構築融合創新的資訊經濟體系、支援善治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形成普惠便捷的資訊惠民體系、打造網信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體系、拓展網信企業全球化發展服務體系、完善網路空間治理體系和健全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同時,明確了16項重點工程,作為落實任務的重要抓手。
  
  第四,《規劃》聚焦補齊短板和佈局前沿,把現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口脫貧、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生活改善等領域資訊化擺在優先位置,開展新一代資訊網路技術超前部署行動、北斗系統建設應用行動、應用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數據資源共用開放行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行動、美麗中國資訊化專項行動、網路扶貧行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網上絲綢之路建設行動、繁榮網路文化行動、線上教育普惠行動、健康中國資訊服務行動等12項優先行動,明確了行動目標、時間要求和實現路徑,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實到位。
  
  第五,為推動重大任務落地實施,《規劃》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制度機制、開拓投融資渠道、加大財稅支援、著力隊伍建設、優化基礎環境等6個方面政策措施,並對加強《規劃》的組織實施提出了要求。
  
  莊榮文還表示,“十三五”時期將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繼續推進提速降費行動,實施寬頻鄉村和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基礎網路完善工程,加快農村和偏遠地區4G網路覆蓋,打通入戶“最後一公里”。還將優先實施網路扶貧行動、線上教育普惠行動、健康中國資訊服務行動等,以遠端化、網路化等資訊化手段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投遞率和均等化水準,通過共建共用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國家資訊化規劃》明確"十三五"時期6大主攻方向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