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金華所轄的縣、市不少是“名城”,尤其是親身去過之後,更感覺“名至實歸”。義烏的市場經濟、現代商業水準即使排在全國也是遙遙領先。尤其是他們專注建設的十條精品旅遊線路,從西南到東北,把整個所管轄的老區村莊全部連結到了一起,把“先富帶後富”的理念彰顯得淋漓盡致。
金華的幾個老區縣(市)——義烏、永康、武義就是在類似的思路指導下,經濟騰飛,面貌煥然,人民安居樂業。
義烏的名氣在於“雞毛換糖”和“小商品大市場”的經濟理念。它不愧為一座商業之城。一切活動、思路都尊重商業規矩,包括在革命老區發展振興方面。
據義烏市革命老區發展促進會會長王清池介紹,成立於2019年的市老促會對全市的207個老區村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形成産業報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他們自成立之日起就發動社會力量籌措資金,普查紅色資源,保護起來,促進開發建設。
秘書長童小玲告訴記者,老促會在紅色資源調研、“革命老區巡禮”宣傳、文化下鄉和每年的項目投入方面都下了很大力度。振興老區鄉鎮,要靠産業扶持,給政策,建平臺,以市場經濟的手段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01
我們先去走訪革命老區村之一的義烏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這是陳望道先生的家鄉。
當年被大山阻隔的交通現在已經有寬敞的柏油路連接。與麗水、台州、溫州相比,這裡的山不算高。穿過幾個隧道後,眼前出現了一個美麗的山村。分水塘村四週青山披綠,白墻褐瓦的民居,乾淨整潔的村道,無不精心佈置。陳望道元素遍佈村落各處,紅色旅遊紅紅火火。
分水塘村
當年陳望道先生出生於此,留學日本回國後,在這裡翻譯《共産黨宣言》,走上革命的道路。從村裏一邊的山翻過去,去義烏,赴杭州,到上海。1921年7 月他出席中共一大並當選為中共上海地方委員會第一任書記。1927年起在復旦大學任教。解放後曾任復旦大學校長逾25年。
青山秀水是浙江中南部的基本特色。而紅色元素的注入使得這些綠水青山有了更厚重的人文內涵。遊學、研學、黨史教育,這是常規的遊覽、學習項目。而臨近上海、杭州、南京等附近大城市的優勢,使得這些紅色地區文旅業有客可留,當地的農特産品也順帶被消費、銷售出去。反過來,當地民眾更加注重環境改善和保護,兩者互動,進入生態與人文相互照應、惺惺相惜的良性迴圈。
據村裏的老住戶介紹,分水塘村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還道路不暢,比較貧困,外地女孩都不願嫁到這裡來。而最近這些年,道路修通以後,他們深入挖掘紅色元素,附之以綠色開發,村莊經濟很快興起。現在已經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了。
最讓人驚奇的是,即使像分水塘這樣的一個村莊,也有非常明晰且成體系的發展思路。以市場為導向,注重民生,注重精神,以新的發展理念去振興鄉村,並留下紅色精神財富。
據村裏的負責人介紹,紅色文化已經成為這個村的主題。在保護開發望道故居、美麗庭院建設、發展紅色旅遊、挖掘紅色資源、共建紅色基地等方面,他們都有一系列整體的實施方案。以“一街”“一居”“一房”“一館”為標誌的紅色旅遊區域已經成規模。
現在村裏的經濟業態很多,在民宿、農家樂、農産品銷售、“望道信仰線”打造等方面,都在以經濟商業模式推進。田園集市、大學生創業、文創公司、巧手公館都已經成為推動紅色文化傳承、提升經濟水準的主力項目。兩條紅色旅遊線路、紅色教育基地,是他們目前重點完善的旅遊工程。
義烏南部的一個鎮——赤岸鎮,是革命家兼文學家馮雪峰的故鄉,如今建成一個著名的文旅遊點。一條不寬卻精緻奇美的柏油路一直從週邊延伸到這裡。在馮雪峰故居的後面,紀念他的文學館正在修建。未來參觀的人們可以在了解其革命歷程後,多走幾步,就可去瞻仰他作為文學大師的成就了。
我們返身北上,到義烏市北部的另一個老區村——溪後村。這個有著1400多人口的村莊是諸義東根據地所在地。
溪後村
諸義東革命歷史紀念館修建得很有特色,尤其是圖片和故事,獨立出來,讓瞻仰者如臨其境,回到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
紀念館建成已有十年,木製樓梯有些吱吱呀呀。據村支書樓永健介紹,他們已經有新的規劃,要建一所新的紀念館。擴大規模,把附近那一片全部打造成“紅色區域”。
細雨正落,青山凝黛。當年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的後代,正在這片曾經槍炮聲隆隆的土地上,放飛和平鴿,享受著安寧幸福的生活。
義烏江穿過義烏城區,平靜流走。這個一直負有盛名的縣級市,這個酒店隨處可見外國人吃飯、住宿、談生意的國際化縣級市,在新的時代,一定還會創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跡!
02
江南農村的美是稍加修飾就會顯露出來的。房前屋後,除了裝飾美麗庭院的盆景、花木,就是咫尺之隔的菜園。看慣了被濃濃綠色包圍的各色村莊,突兀出現的一個古村落,自然會吸引你的目光。
這是永康市老區鎮——舟山鎮的一個古村落。這裡也是當年紅十三軍第三團活動的區域。
舟山鎮舟二村
這個村裏,有明清、民國時代留下的一片古色古香的木製樓閣和白墻褐瓦的徽派建築。這也成為這個鎮搞紅綠文旅的資本之一。木製的三層樓,不光大,有天井一樣的設置,飛檐峭壁還要精細地雕刻出來,是在學習和模倣中國古代名著描述的亭臺閣樓。
站在最高的樓臺上遠望,卻是比這些亭臺閣樓更有資格的青山。互相守望著,一起呵護這歷經風雨的年月。
在鎮裏,鎮黨委書記邱軍成給我們講述了他們發展經濟、振興老區的思路,以及當地豐富的旅遊資源。古村落、古街道、古棧道外,更有紅色資源值得挖掘。
“講好紅色故事”是他們的想法,“紅色引領,綠色留住”是大同小異的思路,連點成線、擴展成片是不謀而合的策略。
紅十三軍第三團駐地在這個鎮管轄的一個村——方山口村的徐氏祠堂。一個大院,木製樓閣很是寬敞,一個個房間裏的設施,展示著當年艱苦的戰鬥歲月。
方山口村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是中國工農紅軍正式編制序列裏的部隊番號,于1930年5月在浙江省永嘉縣建立,是編入中央軍委序列的全國十四支紅軍之一,全盛時擁有6000余人。
他們在4年的革命活動中,鬥爭足跡遍及浙南二十余縣,在遠離中央、缺少援助,國民黨反動派倡狂圍剿的情況下,將士們堅持英勇奮戰,視死如歸,1500余人壯烈犧牲。
他們的鬥爭活動,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勢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蘇區和其他根據地的鬥爭,在浙南人民中宣傳了黨和紅軍的主張、播下了革命種子,為後來粟裕、劉英率領紅軍挺進師入浙、開展南方遊擊戰鬥、創建浙南遊擊根據地起到了奠基作用。
歷史悠悠而過。現在的方山口村,考慮的是如何傳承革命先烈的精神,讓他們的後代們生活得更好。
村支書徐天程曾是一位軍人,在外面的世界打拼了很多年後,回到依舊不富裕的家鄉,把振興故鄉經濟重重的擔子扛上。
他説,穿紅軍衣,吃紅軍飯,走紅軍路,聽紅軍故事,這是他們正在實施的旅遊思路。這幾年已經有了成果。村裏的農耕文化館、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三團紀念館正在完善,基礎設施在提升,村容村貌在變化,體驗式旅遊項目戶外拓展在建設。紅色資源的優勢開始發力,綠色産業的潛在價值也開始顯現。
這個村有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方山柿。據説到了每年的十月,路兩邊的高山丘陵上,滿是遍野的柿子,黃紅一片,甚是輝煌。在紅色旅遊起來以後,當地農民的産品自然不愁銷售了。“紅色賦能、綠色旅遊”的甜頭他們終於嘗到了。
歷史被淹沒在長久的沉默中。在另一個紅色革命老區村——前黃村,有曾經擔任過紅軍第十三軍第三團主要負責人的李立卓。他出生在前黃村。現在他和同為革命者的弟弟李立倚的墓都在這裡。
這是一個有兩千多人口的村莊。八十年代因為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是全省第一批億元村。
後來由於環境保護的要求,那些環保不過關的家庭作坊式企業逐步淘汰,整個村莊經濟發展也遭遇瓶頸。
近年來,紅色教育、紅色旅遊在崛起,這裡利用豐富的紅色資源鋪展開紅綠結合、文旅共融發展的文章。
現在他們振興村莊的支點也是紅色文旅融合。不同的是,他們還有不錯的工業基礎,企業集中在工業園區內。
説是村莊,其實這裡更像一個安靜的城市,美麗的低層樓房整潔排列。村裏還自費拍攝了一部回顧紅色歷史的電影,十幾張劇照就挂在一個古居裏。還出了一本書。據鎮黨委委員徐蘋曉介紹,一個類似杭州夢想小鎮的構思將把全鎮的幾個村都連到一起,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發展紅色旅遊、綠色田園……
無疑,這又是一個在紅色思路引領下正在快速崛起綠色産業的村鎮,在新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前黃村期待重現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那種輝煌。
在永康市老促會那裏,會長池庭有詳細地介紹了永康市近幾年的工作思路和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就。這裡的老促會雖然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但在革命遺址尋找、建設、修復,尤其是紅色故事挖掘、編輯和傳播方面,已經鋪開了攤子,受到各方的重視。
03
在老區發展紅綠融合的旅遊方面,永康市大陳村可以作為浙江的一個標桿。
它位於永康市前倉鎮,風光秀美,景色宜人。大陳村的歷山有多個小村落,土地革命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是紅軍遊擊隊、浙東解放軍六支隊根據地。自陳氏先祖陳旺遷居此地以來,距今已有1065年的歷史。村子景區內保存了古祠、古橋等30多處古建築。
大陳村
一條一塵不染的街道,蜿蜒在村莊的左側,街道的兩側,也是密植的綠樹。而許多“著名”的景點,點,如“菊園”“五號公廁”等就佈局在這條街道的旁邊。
臨水街上小橋流水、高挂著精緻的紅燈。臨水街一頭,十多家沿街店面已經入駐,豐富了大陳的旅遊業態,帶動了美麗生態經濟圈。以貫穿大陳村的溪流為分界線,左邊的老街區負責“吃住遊”,右邊新改造的臨水街負責“購物遊”。已有包括旺盛達、偉豐、方園、菇爾康等在內的十多家永康本地龍頭企業入駐。
這個因民宿而聲名鵲起的村莊,是永康市革命老區建設的一個典範村。在原來老舊村落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細窄街道的兩側,有年代已久的古屋,褐瓦白墻。而內部卻是經過精心的設計,既保留了鄉愁的“原汁原味”,又彰顯出現代的文化特色。曲徑通幽,庭院深深,歷史感十足。
而新建的民居卻是漂亮的鄉村別墅,多數佈局在村莊的週邊。這些起名為“客棧”“驛站”的民宿,和那些現代味道很濃的 “952”“靜吧”“青年空間”等,將古樸與現代完美地結合到一起了。
一條清澈的小溪穿過村莊,岸上是年代已久的樹木。詩詞曲賦在這裡均可找到落墨之處。整個村莊堪比、甚或超過歐洲北美的優雅小鎮。
近年來,大陳村民宿産業得到迅速發展,現有的床位常常供不應求。它依託民宿旅遊發展,先後培育了創匠工坊、舜耕巷、臨水街等多種慢生活旅遊業態。由古祠堂改造而來的“第5空間”旅遊公廁也成為了網紅廁所。
從經濟薄弱村到現在的永康民宿之鄉、金華市農家樂集聚村,一路走來,大陳村見證了美麗鄉村釋放出的經濟紅利。
大陳村由此被譽為浙江鄉村振興的“大陳樣本”。而他們的目標是:致力於打造“山水大陳、美麗鄉村”、“美麗大陳、舜提之鄉”,將大陳建設成為美麗、文明、和諧、富民的自然生態村。
金華市的這些革命老區,山還是那片山,水流卻愈加清澈。撥開歷史的硝煙,祝福當代革命老區發展的帶頭人,在“講好紅色故事、謀劃綠色産業”的進程中,在十四五規劃的鄉村振興中,繼續做出一番輝煌的成就!
【浙江11地市老區發展系列報道】
來源: 中國網 | 撰稿:陳鷹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057187567897 京ICP證 0400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