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6月8日訊 (記者 劉壯石)台灣電子時報網站Digitimes近日披露了小米筆電Air和華為MateBook兩款産品上市以來的出貨量,分別累計出貨50萬台和70萬台,平均每月的銷量只有幾萬台。與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聯想相比,小米和華為兩家品牌的筆電出貨量之和僅為其單季度個人電腦銷量的6%。
如此慘澹的成績單引發業內一陣唏噓,在手機行業“叱吒風雲”的小米華為,為何賣不好筆電?
去年,華為和小米先後高調進入筆電市場,相繼推出小米Air、華為MateBook引發了業界和消費者很大的關注以及爭議。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彼時進入萎靡的PC市場,略顯冒進,恐難以複製兩家廠商在手機領域的成功之路。
但一個硬幣有兩面,有質疑就有期許。部分樂觀人士認為,逆勢而上的華為小米或能憑藉年輕的定位和生態體系,為日漸消沉的PC市場帶來點新的起色。
然而,一年後的今天,再看兩家廠商的成績單,不免讓人“一聲嘆息”。
據DigiTImes報道,小米筆電Air和華為MateBook兩款産品上市以來的出貨量,分別累計出貨50萬台和70萬台。Digitimes援引供應鏈渠道資訊,華為Matebook的原目標出貨量為100萬台,而小米Air兩款機型預期目標高達200萬台,與目標相差甚遠。
2016年7月,小米正式涉足筆電行業,發佈了兩款筆電,包括售價4999元主打遊戲功能的13.3英寸版本,以及售價3499元偏輕薄的12.5英寸版本;12月,小米再推一款內置4G上網服務的Air 4G版筆電,起售價4699元。
雷軍曾表示“為什麼米粉一直呼籲小米做筆電?我想一定還有些需求沒被滿足,還有地方做得不夠完美。”可以看得出,那時的小米對PC行業是懷抱樂觀看法的。
去年5月,華為在德國柏林召開筆電新品發佈會,一口氣發佈了三款MateBook筆電産品,分別是高端商務型MateBook X、時尚二合一型MateBook E、商務影音型MateBook D。負責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曾表示,Matebook旨在“為消費者提供兼具更加設計感、便攜、多用途、連接性的移動生産力工具,提升消費者在智慧終端全場景時代的商務、休閒娛樂使用體驗。”也就是説,華為的本意是要通過MateBook對標微軟Surface系列以及蘋果iPad Pro這樣的産品。
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都沒有選擇讓筆電走“驚爆價”路線,而是選擇了符合自己定位的人群進行重點推廣。小米瞄準學生黨、年輕米粉,而華為則望向了商務人士市場。華為小米都希望通過自家産品給整個PC行業帶來一些不一樣的體驗,不過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似乎他們的影響力有限。
另據Gartner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總量為6218.0萬台,較上年同期的6372.1萬台下滑了2.4%。在全球筆電市場銷量下滑的市場背景下,惠普、聯想等傳統PC企業之間的較量更是越演越烈。
根據報告,聯想集團的PC出貨總量排名第一,達1237.7萬台,較上年同期的1222.6萬台增長1.2%;聯想集團當季市場份額為19.9%,較上年同期的19.2%增長0.7個百分點。惠普排名第二,PC出貨總量為1211.8萬台,較上年同期的1138.3萬台增長6.5%;惠普當季市場份額為19.5%,較上年同期的17.9%增長1.6個百分點。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的戴爾、華碩、蘋果,其一季度PC出貨總量分別為935.1萬台、454.7萬台以及421.7萬台。
儘管三者的出貨量與前兩位存在較大差距,但也遠遠領先於小米和華為。小米和華為想要在短期內獲得市場認可,存在不小的難度。
拋除市場因素,站在産品種類角度來看,PC産品和手機還是大有不同的。普通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頻率通常是每部1年到2年,但換PC産品頻率基本是4年到5年或者更長。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的分析表示,這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華為、小米起步時的市場表現,無法和當初進入手機市場時的迅猛增速相媲美。短期內想要撼動根基穩固的傳統廠商也有一定難度。
即使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兩家廠商仍未停止在PC領域的拓展。小米今年5月對12.5 英寸的Air進行了硬體升級,而華為也即將推出新一代MateBook。有業內人士分析,考慮到PC行業的整體格局和産業成熟度,眼下小米和華為若想進一步擴大出貨量,不僅需要挖掘出新的消費痛點以刺激更多用戶購買,還需要尋找到更具差異化的競爭方式。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