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網路媒體“BackChanel”日前撰文稱,聊天機器人作為一項熱門的技術,將會顛覆手機應用(APP),在個人生活、公司客服、政府服務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
文章將此稱為即將到來的“真正革命”。未來,聊天機器人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小秘書。
開通支付功能後,“臉譜”聊天機器人或能幫助商家做電商生意。
“臉譜”獨立聊天軟體Messenger于9月中旬開通支付功能,業務負責人認為Messenger上的聊天機器人能幫助商家做好電商生意。
中國的一家公司近日也發佈了名叫“一個AI”的創建聊天機器人的免費線上平臺,開發者、産品甚至是運營人員都可以輕鬆地開發聊天機器人應用,為企業提供免費創建垂直領域聊天機器人服務,客服與導購為其典型的使用場景。
奧巴馬用機器人與民眾對話
再回溯到今年8月,白宮首席資訊官宣佈了一個令奧巴馬總統頗感興趣的東西——Messenger機器人。有了它,公民便可直接通過自己的“臉譜”賬號與政府“對話”。
在科技領域,美國政府歷來都不是先行者,所以如果連他們都積極擁抱聊天機器人,就説明這種技術已經逐步成熟。斯坦福大學最近發佈了一個報告《2030年的人工智慧與生活》,其中也提到了聊天機器人相關資訊。
作用1:識別情緒
聊天機器人這麼火熱,它究竟能代替我們做什麼?
舉個例子來説,如果有人説“這個女孩看到有個人拿著望遠鏡”,那麼根據上下文語境,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意思是這個女孩看到了有人用望遠鏡,還是攜帶著望遠鏡。這就是聊天機器人要學會的人類溝通技巧。
谷歌的API.AI的目標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該公司提供的API(應用程式介面)能進行語音識別、意圖識別和語境管理,而開發者還可以向自己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
此外,更進一層次的要求,就是聊天機器人將來可以體會人的情緒。這是“臉譜”公司正在研發的方向。如果用戶頻繁使用語音輸入,那麼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情緒。這將幫助推動它們服務的個性化。
語速更快 充滿表情
公司還力求塑造機器人的好友形象,讓客服與機器人説話時更隨意,語速更快,充滿表情。當然,這就要求機器人還負責記錄、閱讀及分析我們與好友交流的方式。
作用2:貼心“小秘書”
聊天機器人代替人工客服,已經為企業與客戶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一種新的嘗試,併為企業提供一個新的渠道宣傳自己。如今的品牌和企業都在大舉涌向社交媒體,利用各種平臺通過更簡單的方式向粉絲廣播內容。
然而,一個品牌如何才能同時處理成千上萬的對話呢?聊天機器人便是一種解決方案。因為,聊天服務所帶來的便利可以提升用戶參與度——並能借助這種親密的關係來加深用戶忠誠度。
聊天機器人還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小秘書,幫助你執行任務,組織團隊會議,或者幫你制定一份旅行行程單,幫你分析團隊的飲食偏好。這會大大節省你的時間,解除困擾,而且整個過程都非常有趣。
如果你跟Siri有過溝通,通過電子郵件與一個名叫Amy Ingram的人安排過日程,或者借助Slack的助手組織過團體會議,你肯定已經與聊天機器人有過親密互動。
報道稱,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夠看清擺在自己面前的科技革命,而我們目前正處於這樣的時期。即便你尚未意識到它的存在,但聊天機器人其實已經無處不在。
背景連結
早期聊天機器人
假裝成“人”騙過3人
世界上最早的聊天機器人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名為“阿爾貝特”,用BASIC語言編寫而成。
1950年,圖靈在哲學刊物《思維》上發表“電腦器與智慧”的文章,提出了後來經典的圖靈測試——交談能檢驗智慧,如果一台電腦能像人一樣對話,它就能像人一樣思考。他由此獲稱“人工智慧之父”。
1991年,美國科學家兼慈善家休·勒布納設立人工智慧年度比賽——勒布納獎,號稱是對圖靈測試的第一種實踐,旨在獎勵最擅長模倣人類真實對話場景的機器人。
2008年,勒布納獎人工智慧獎最後一輪10月12日在英國雷丁大學展開。艾爾博特等6種軟體程式擊敗另外7種程式,獲決賽資格。
艾爾博特與12個陌生人交談,力圖讓他們相信它是“人”。一番爭論、笑聲過後,這一電腦程式成功騙過3人,在人工智慧比賽中拔得頭籌,朝“成為史上第一台能思考的機器”目標更進一步。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