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養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消費陷阱。10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隨著免費領養模式的流行,越來越多的寵物領養館出現在北京各商圈。這類領養館以“免費領養”為招牌,卻需要消費者簽署月付協議,一隻寵物總花費達1萬—2萬元。儘管商家宣稱費用是為保障寵物的生活,但許多消費者反饋,商家指定商城的産品價格高於一般渠道,寵物的來源、健康狀況也難以保證,出現問題後消費者想要終止合約卻擔心影響徵信。分析指出,以免費領養為噱頭誘導消費者充值,涉嫌虛假宣傳、捆綁銷售,這種模式亟須得到進一步監管;消費者在領養寵物時也應充分了解風險,尋找有資質的商家進行交易,避免“踩坑”。
總費用上萬元
寵物免費領養並非真正的“免費”。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三里屯商圈的一家貓咪領養館看到,店內展示了不同品種的多只貓咪,張貼的公告顯示,只需年滿18周歲、支付寶實名認證,且芝麻信用分在550以上,即可免費領養寵物。在許多活體寵物的展示及低門檻條件下,該門店吸引了許多消費者駐足。
上述領養模式愈發常見,免費領養的門店也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類似的寵物領養館還分佈在豐臺、望京及青年路商圈等。社交平臺顯示,在其他城市,這類寵物免費領養館也進入了部分商圈。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類門店的寵物資料上,除標注貓咪的品種、性別等資訊外,還明確標出了市場價及貓咪生活費,市場價大致在5000元上下,貓咪生活費則約300—800元/月,根據貓咪的品種及品相有所差異,也有部分門店提供狗狗的領養。
免費領養為何還標注了價格?北京商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進行諮詢,其中一家門店的工作人員表示,該費用並非領養費,而是為了防止消費者免費領養後,對寵物進行遺棄、轉賣等。按照門店的規則,領養一隻三花英短品種的貓咪,消費者需連續兩年每月支付598元,合計總價達14352元。消費者可以選擇一年或兩年分期付款,也可以選擇直接買斷,按照市場價一次性付清。
“您把寵物接走的前一到兩年需要每個月給它存錢,這筆錢只能花在貓的身上,用來購買日用品等,證明您能負擔得起。”該店員説。北京商報記者看到,這家門店還陳列了一些寵物糧食、日用品等。望京商圈的一家領貓館工作人員也表示,消費者需要簽署相關月付協議,支付的金額只能在其自營線上商城使用。
隱性問題叢生
為寵物預先準備好保障生活品質的金額無可厚非,然而,在與商家簽署了相關協議之後,消費者卻容易陷入強制消費、捆綁消費的境地。來自杭州的消費者雯雯(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在當地商場的活動中領養了一隻緬因貓,每個月需要支付900元,連續支付兩年。目前,她已陸續支付了7個月的費用。簽約後雯雯才了解到,該品種的貓咪在市面上的售價約在2000—3000元。
雯雯提供的協議顯示,消費者在簽訂協議後,需要授權微信/支付寶每月自動扣款業務,如消費者單方面解除協議並且拒絕履行扣款業務,商家將提交違約申請至徵信處。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線下門店時,店員均表示,領養人需要在微信或支付寶平臺開通定時扣款服務。這或許也是引發消費者擔憂的因素,若與商家解約、停止付款,恐將影響個人徵信。
與此同時,在部分商家的指定商城,還存在其産品比一般的銷售渠道價格更高的情況。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在該商家給雯雯指定的商城中,一款“帕特”品牌的貓罐頭售價為25元/罐,而同規格的産品在淘寶售價為14元,溢價近80%。“我認為這是一種變相的行銷手段,強制消費者在指定商城消費,因為賬戶裏的錢也取不出來,只能買他們的産品。”雯雯説。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陳婧表示,商家打著免費領養名頭而變相牟利,與消費者簽訂寵物領養協議等,協議性質應是買賣合同。如未向消費者充分説明交易模式,又綁定消費者賬戶按月扣款,指定購買溢價産品,甚至約定高額違約金行為,可能構成商業欺詐,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與自主選擇權,且協議條款多為商家擬定,未與消費者充分協商,也可能構成格式條款,從而無效。
此外,寵物的健康問題也是這類領養模式的重災區。不少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反饋,在免費領養門店領養的寵物出現了皮膚病、傳染病等問題。有消費者表示,商家聲稱已給寵物打過疫苗,但帶去體檢時卻發現寵物體內並無抗體;還有寵物在領養協議期限內因疾病去世,商家沒有按照承諾盡力治療,而是讓消費者重新養一隻,引發消費者不滿。
有待加強規範
隨著養寵規模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養寵物。但在寵物活體交易的過程中,前有寵物托運糾紛、“星期寵”現象等,後有新興的寵物免費領養模式帶來的系列問題,消費者與商家進行寵物交易面臨風險,責任劃分、權益保障等內容亟須進一步規範。
市場需求催生新模式,但新模式往往存在待規範地帶。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領養代替購買”的理念越來越被人們接受,但在上述免費領養模式中,容易出現寵物來源及健康狀況不明,在商家引導下簽署不合理協議等問題。“消費者的愛心可能被利用,在沒有看清條款或是未完全了解寵物狀況時便達成交易,導致了一系列問題。”柏文喜説。
一位寵物行業從業者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般的寵物活體售賣、領養較少採用分期付款方式,如該從業者所在門店,對於消費者放在門店等待領養的寵物,消費者只需支付寵物的體檢費便可領養,一些門店也會定期對寵物進行回訪,但不會強制要求消費者在店內購買商品。他表示,“這種分期付款的模式服務週期很長,期間寵物可能出現問題,但許多消費者去門店時會發現店已經關了或搬走了,難以進行維權”。
免費領養已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養寵方式。柏文喜表示,對於這類模式,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寵物市場的監管力度,打擊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經營行為。消費者在領養時也應檢查寵物的健康狀況,並仔細閱讀合同條款,避免不合理的附加條件。
陳婧進一步指出,如因商家欺詐或隱瞞,消費者領養的寵物出現健康問題,消費者有權解除協議並要求承擔損失,作為消費者,雙方發生交易前,商家向消費者承諾的內容應儘量寫入協議中,或盡可能留下書面記錄。雙方發生糾紛時,消費者應首先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如雙方溝通記錄、協議、付費記錄等,協商不成消費者可以向12315投訴,或尋求律師專業意見,必要時拿起法律武器提起訴訟,維護自身權益。
(責任編輯:柯曉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