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錶研究所(以下簡稱海儀所)了解到,該所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上交通溢油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研製出一套可應用於海上溢油應急回收的設備,且核心部件國産化率達到100%。

據介紹,可應用於海上溢油應急回收的設備由該所研究員郝宗睿帶領的海洋流體機械創新團隊自主研發,具備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

科研團隊聚焦“海上沉潛油圍控、回收和清除技術研究”這一課題,針對渤海沉潛油處置技術和裝備研發關鍵問題,完成了原理樣機的研發、試製。原理樣機由集油裝置、高效吸油泵、控制系統和油水初分離裝置四部分組成,可有效對潛于水中和沉在海底的沉潛油進行回收。設備産業化後,將為中國在海洋環境保護、海上溢油災害應急處置等方面提供先進的應急裝備。

近年來,中國渤海區域每年都在遭受沉潛油侵襲,給沿岸海洋環境和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海上交通溢油監測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及應用”項目,由北海監測中心牽頭,聯合海儀所、中國海洋大學等實施,旨在確定沉潛油的形成機理,建立有效的監測手段和圍控回收技術,形成一整套攔截、吸附、圍控、回收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