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中江掛麵絕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美食。作為當地最有名的特色美食,中江掛麵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細而中空,堪稱潔、白、凈、幹、細五絕。一碗雞湯掛麵,聞起來清香誘人、吃起來鮮香爽滑,那滋味!保證讓你回味無窮。傳唱千年的民謠道出中江掛麵的精絕“説起哪個中江面、四川人人都稱讚,細如頭髮能通風、過夜回鍋煮不爛……”

與普通的機器面不同,中江掛麵製作原料十分考究,全手工製作工藝精妙絕倫。據史料記載,“中江掛麵特色的形成,除有得天獨後的原料、水質和氣候條件外,主要還在於有技藝精湛的工匠和嚴格的工藝規範。它以專制麵粉為原料,以豆粉、精鹽、香油為輔料,通過和(面)粉、開大小條、上棍、撲面、定條、乾燥、切面、包裝等主要工序,歷時十六小時精製而成”。

傑興鎮覺慧村村民鐘標穩介紹,一套成熟的中江空心掛麵共有18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差了哪一道都不行。這種面的最大特點就是“色白味甘”,而經過多次發酵的面體上,還形成了獨有的微孔,這也是麵條空心的絕妙所在。手工制面是一門靠天吃飯的傳統工藝,小小麵條要受溫度、光線、水源等影響。

趁著好天氣,人們必須在半小時之內,讓空心掛麵上架晾曬,通常他們需要爬上4米多高的梯子反覆抻面,直到把面抻長至5米左右固定下來。曬面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地用竹棍劃面,以免麵條黏在一塊,梳理麵條的動作猶如撥動琴弦,一排排懸在木架上細如髮絲的掛麵,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分外誘人。

説起中江掛麵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中江手工掛麵發源於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明朝初年,做掛麵的手藝就已經在民間流傳。明清時候中江掛麵行銷各地,道光年間中江掛麵達到全盛時期。清代詩人王朗山在《玉尺山人詩抄》中寫道:“中江燒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正是此番景象的寫照。關於中江手工掛麵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則傳説:相傳北宋末年兵荒馬亂,有對姚姓夫婦落難到譚家街,被當地一家麵店老闆收留。在店主人過世後,夫妻二人繼承了麵店生意。姚哥心靈手巧、幹活麻利,姚嫂待人熱情、大方得體。店裏生意越做越好,過往客人都喜歡來這兒吃麵。後來,夫妻二人推出了“面中和油”的扯扯麵,許多人吃後都説味道好。一傳十,十傳百,遠近的人都來一飽口福。這就是中江手工掛麵的前身。

這道美食歷經千年而不衰,名聲遠揚。如今,中江掛麵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統一原料、統一配方、統一技術、中江手工掛麵行業已向專業化、規模化快速發展,生産水準不斷提高、産品品質不斷提升,産品結構不斷豐富,銷售渠道不斷增加。除售往國內29個省市,還遠銷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涌現了如鍾氏手工掛麵有限公司、雄健掛麵、覺慧手工掛麵生産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現已有掛麵生産戶700戶、專業行銷戶13戶、掛麵生産合作社1個,年産量300萬公斤,年産值3億余元,已成為了中江的一張閃亮名片,更成為了中江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肖開豐、顧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