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于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北京、東京兩地舉行線上會議。“北京-東京論壇”現已成為中日兩國高層次的民間對話及交流平臺。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
在資訊化、智慧化的新時代,大眾和社交媒體對兩國民眾的相互認知和感情互動産生著重要作用,也承擔著特殊責任。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表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正在引領中國開放發展進入新階段,相信將為中日雙方在科技創新、節能環保、醫療康養、電子商務、第三方市場等具有共性的領域,進一步開展高品質的務實合作,打開全新局面。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江濤表示,未來人工智慧時代,大部分的體力勞動、腦力勞動都由機器來承擔,5%的人工作,95%的人消費。在這種社會分工下,未來社會的倫理價值、社會的秩序會是什麼樣需要共同探討。
在1日下午舉行的數字經濟分論壇上,參會嘉賓就“未來數字科技格局及中日技術合作”展開研討。參會嘉賓一致認為,在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中日雙方應加強交流與合作,也要規範數據使用和管理。
在1日上午舉行的媒體分論壇上,參會嘉賓就“媒體對未來中日關係的思考”展開交流。參會嘉賓一致認為,中日媒體要加強合作,在進一步改善中日關係中發揮積極作用。
12月1日,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圓滿閉幕。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16屆“北京-東京論壇”首次以連線方式在北京和東京舉行。
世衛組織榮譽總幹事陳馮富珍代表中方嘉賓,對相關問題做出了有力的回應。她的發言引起了北京和東京會場的熱烈反響。
今年新設的“公共衛生分論壇”成為本屆論壇的一大看點。來自中日兩國的12位嘉賓聚焦“中日兩國及亞洲的疫情防控與經濟重啟”這一主題,展開了富有建設性的探討。
在30日下午舉行的“雙邊政治與外交”分論壇上,中日雙方參會嘉賓就“疫情背景下的全球變局與中日兩國的責任”展開探討。
11月30日至12月1日,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首次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在北京、東京兩地舉行,本屆主題為“疫情後的國際秩序與中日兩國的作用”。
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11月30日開幕。本屆論壇會期2天,在北京、東京兩地會場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
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11月30日開幕。本屆論壇會期2天,北京、東京兩地會場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
日本原首相福田康夫表示,目前全球進入了磨擦階段,在美國、歐洲都有一些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舉動,很多國家更加內向。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也影響到日中兩國的交流,但是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兩國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景也非常多,嶄新的交流形式也誕生了不少。
不確定因素越多,越要共擔責任,推動新時代中日關係良性互動。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越甚囂塵上,越要拓展共同利益,為新時代中日關係發展增添動力。
明石康認為,在中美兩國博弈的局面中,所要做的並非是選邊站隊,而是在國際協調和現有規則的基礎之上,推行國際新秩序。
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受訪者對日本的好感度仍處於回暖區間。中國受訪者對日印象改善的趨勢從2014年開始持續至今,但今年的數據顯示,這一回暖態勢有所放緩。
中國國際出版集團(中國外文局)與日本非營利智庫組織言論NPO通過網路視頻會議舉行了“北京—東京論壇”高層磋商會。經雙方共同協商決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十六屆“北京-東京論壇”將於11月下旬首次以線上交流的方式舉辦。
本文通過回顧北京-東京論壇的十五年曆程,闡明其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在不斷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圍繞涉及中日關係發展的重大問題等方面進行了深度討論和溝通,影響和引導中日兩國的公眾輿論,成為兩國間高層次民間交流的重要公共外交平臺,為促進中日關係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期兩天的討論中,來自中日兩國政治、經濟、外交、安全、媒體等領域的嘉賓圍繞“新時代、新期待——中日在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這一主題展開了坦誠交流和深入研討,為新時代中日關係向好發展達成廣泛共識,貢獻寶貴智慧。
本次論壇達成了《北京共識》,這也是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閉幕式上,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宣讀了《北京共識》。
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高岸明代表主辦方宣讀《北京共識》時指出,當前中日兩國都進入發展的新時代,雙方共同利益和共同關切增多。中日同為世界重要國家,共同肩負著維護全球特別是亞太地區穩定、發展與繁榮的莊嚴使命,應攜手推動建立更加開放、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體制,並在加快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進程、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等方面推動務實合作。
第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新期待——中日在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與會人士認為,當下中日關係重回正軌,保持改善發展勢頭,兩國應進一步發展友好合作,共同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
在大數據時代,應如何制定規則來保障數據安全?人工智慧技術迅猛發展,中日兩國應如何共同應對機遇和挑戰?在第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的特別分論壇中,中日嘉賓圍繞兩國在科技創新及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前景展開討論。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對方國家的總體印象方面,中國公眾受訪者對日本持有“較好(或相對較好)印象”的比例達到近年最高的45.9%,而日方這一數據則為15%(去年這一數據僅為13.1%)。中日雙方對彼此好感度存在近30%的差距。
伴隨中日關係步入新時代,兩國各領域合作出現諸多新機遇,兩國關係也呈現進一步改善的勢頭。出席論壇的中日兩國嘉賓在雙邊政治與外交、經貿、媒體、安全和科技創新特別分論壇的熱烈討論中,合作之聲成為會場中的主旋律。
杜佔元表示,15年來,論壇廣聚中日政治、經貿、外交、安全、文化、媒體、智庫等各界精英的智慧和力量,在中日關係出現障礙時,堅持暢通溝通的渠道;在中日關係爬坡過坎時提供積極的助力;在中日關係重回正軌時鞏固前進的基礎。
王毅表示,今年是“北京-東京”論壇成立15週年。15年來,論壇匯聚中日有識之士,坦誠交流、增信釋疑,為推動中日關係的改善和發展發揮了十分獨特和重要作用。
10月26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本外務省支援,中國外文局和日本言論NPO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在北京開幕,中日嘉賓代表600余人出席會議。本屆論壇主題為“新時代、新期待——中日在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
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中日雙方多項調查數據均持續好轉,但兩國關係發展的民意基礎仍不牢固,兩國公眾受訪者對進一步加深中日關係,尤其是對加深中日兩國國際合作和民間交往抱有較高的期待。
2020年中日關係輿論調查報告在北京、東京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