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北京,第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舉行。圖為出席論壇的中日嘉賓合影。中國網 張瑞宇攝
中國網10月27日訊(記者 戚易斌)第十五屆北京-東京論壇26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新期待——中日在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與會人士認為,當下中日關係重回正軌,保持改善發展勢頭,兩國應進一步發展友好合作,共同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與發展。
落實首腦共識 增加相互信賴
今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期間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晤,雙方就共同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論壇與會者認為,落實兩國領導人的共識,增加雙方的相互信任是兩國接下來的重要任務。
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曹衛洲表示,中日應倍加珍惜兩國關係重回正常軌道的積極勢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積極鞏固兩國友好的基礎。為此雙方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堅持維護兩國關係的大局,切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努力開創中日兩國以誠相待、相互信任的新局面。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劉洪才也強調,中日應該契合新的時代要求,恪守兩國間的“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項原則共識”,堅持和平發展和相互信任,尊重對方的社會制度、政治體制以及發展模式,保持兩國關係在正常的軌道上穩定向前發展。
論壇中,不少專家指出,領土、歷史等問題仍是阻礙中日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認為雙方應進一步管控分歧、加強溝通,並將“永不再戰”落到行動上。
公明黨外交安全保障調查會長佐藤茂樹説,日中去年已經啟動了海空聯絡機制,雙方在迅速落實、嚴格遵守的前提下,應儘快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保證兩國不衝突、不對抗。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明石康指出,日中兩國之間確實存在一些複雜的歷史問題和嚴峻的領土問題,但在更加廣泛的領域還存在許多共同利益。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日中彼此都需要巧妙應對問題和智慧,尋求如何讓各國在實現自己宏偉夢想的道路上和諧共處的方式。
“只有通過平和的對話,才能在兩國國民的思維方式和情感差異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我們真正走向和解。”明石康説。
深化務實合作 打造合作亮點
在中日建交幾十年的過程中,以經貿合作為中心的務實合作,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經濟利益。本屆論壇設置了探討兩國經貿合作事宜的“經貿分論壇”,意在進一步探索中日間更多潛在合作模式。
與會人士認為,今後一個時期,兩國應在更加廣泛的領域、更加廣泛的區域進行務實合作的實際行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中日兩國作為全球第二、第三大經濟體,有責任攜手維護自由貿易,積極引領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第三方市場、科技創新等廣泛領域,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橫琴金融研究院院長李曉認為,中日兩國可在數字金融方面展開闔作。日本經濟産業省前事務次官嶋田隆則表示,日中企業在健康、社會保障、環境、能源、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大有可為。不僅日中兩國,亞洲各個國家都可以從中受益。
中日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展開闔作的議題也引發與會者的熱烈討論。JFE控股株式會社名譽顧問數土文夫指出,去年日中雙方就共同開發第三方市場達成協定,這是日中合作轉型升級的具體體現,不僅有利於日中兩國,也將為地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繁榮注入新活力。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大學院特聘教授河合正弘認為,中國擁有較完備的資金支援和政策體系,日本企業在項目管理、售後服務和核心技術等方面經驗豐富。雙方在對外合作中優勢互補,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商全球課題 維護地區穩定
當前,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和日本作為多邊貿易體制的受益者和維護者,在國際經濟規則面臨重構、世界政經秩序面臨重組的背景下,充當什麼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值得思考。
論壇主辦方會前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有六成以上的中日受訪者支援兩國進一步在亞洲地區事務上加強合作。論壇與會者也認為,中日不能只把目光局限于兩國內部事務和雙邊關係層面,而應該看到兩國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的努力方向。
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苗綠表示,中日兩國可以通過推動中日韓自貿協定和東亞區域合作的進展,共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為維護開放型的世界經濟體製作出貢獻。
軍事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姚雲竹指出,中日兩國在全球氣候變化、恐怖主義、應對傳染病疾病、維護軍控與裁軍體系等領域面臨共同挑戰,雙方應攜手開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共同參與並解決亞洲及全球性課題。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認為,日中應該進一步完善現行國際秩序,和國際社會一起構築世界需要的國際公共産品。他特別提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並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支援。
“習近平主席的倡議給我們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國際社會所有成員都應參與進來,認真協商,早日實現這一人類共同的夢想。”福田康夫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