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在抗擊疫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漢人民同心協力、守望相助,與全國人民共同戰“疫”,共克時艱。
3月10日下午,設在武漢洪山體育館的武昌方艙醫院結束使命,正式休艙。這天,武昌城管的40多名環衛工人還要站好最後一班服務崗,做好艙內外保潔工作。
“我期盼著摘掉口罩、露出微笑的那一天。”武漢市江漢區萬松街道妙墩社區黨委副書記倪寶玉對記者説。
“疫情當前,作為醫護人員,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不能退縮,這是我的工作。作為警嫂,我支援他的工作。崗位不同,目的相同,我願與他一起努力,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我們的力量。”
今年22歲的張錦星是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東西湖分局辛安渡派出所民警,也是武漢方艙醫院中最年輕的執勤民警。她主動幫助方艙醫院內的患者解決生活困難,贏得了各方讚譽。
42天來,從全國各地、各軍區馳援武漢的1/3以上的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都經由高鐵抵達武漢,再轉机至各醫院。
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徐迪雄、毛青、李琦、楊仕明、曹國強、任小寶、陳萍組成了“專家黨員突擊隊”,成為武漢抗疫一線閃耀的“明星陣團”。
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療中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可以減少病人因缺氧造成的死亡。在武漢的重症醫院裏就有這樣的一支支插管小分隊,冒著風險與死神賽跑,一次次為患者爭取生的希望。
50歲的張承旭年輕時曾是一名門窗安裝工,沒想到時隔20年,他又重新拾起了這門手藝,用在了“雷神山”的建築工地上。
有104戶320余名居民的“老三棟”小區,是目前武漢市有名的“零感染、零疑似”小區。
曹怡坤是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區分局永清街派出所社區民警。1月29日,武漢市公安局啟動萬警進社區轉運病患行動,曹怡坤主動申請加入永清街派出所組織的“轉運突擊隊”。
2月27日上午,武漢市硚口區六角亭街道順道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潘麗娟帶領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測完體溫、穿過兩道藍色圍擋,把剛剛分裝好的愛心菜送到了“老三棟”小區。
熱火朝天的場面轉移到了線上——各個社區的微信群裏,購買物資的消息持續不斷地刷屏,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接到消息,便出門統一購買物資再分發給業主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面對這次疫情大考,這股來自戰“疫”一線的青春力量時刻在溫暖和感動著我們。
“穿上防護服那一刻,感覺自己真的長大了。”説這句話的,是剛滿20歲的“00後”護士陳玉婷。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周圍人眼中的“小尾巴”幾乎一夜之間迅速長大。
一位戴口罩的中年女民警,手拿物資訂購單,在小區裏叫號。她就是全國公安二級英模、武漢市公安局“王群禁毒工作室”民警王群。
作為天津支援湖北恩施利川市醫療隊的一員,他發揮自己的專長,深入利川市的衛生院、隔離點、留觀點、定點醫院等,指導病毒消殺和疫情防控,為當地打贏抗疫戰貢獻力量。
唐珊是湖北天門人,大學畢業後在山西工作定居。這位37歲的女護士長,在看到醫療隊招募資訊後毅然報名,“這些年,兩年能回一趟家。到武漢,就當是回家了。”
眼睛的主人,有醫生、護士、公安民警,有快遞員、志願者、社區幹部……口罩下的他們,是普通凡人,更是不平凡的“中國好人”。
面對洶洶而來的疫情,無數志願者走上崗位,用自己的愛心與堅守抗擊著疫魔。他們默默無聞,卻也英勇非凡,正如歌中所唱: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
櫻花開了,只是紅色的樹葉遮擋了粉色的花朵,所以遠遠望去還是樹葉的一片紅色,但等滿樹櫻花開時,就是粉色的櫻花樹吧。
她説:“17年的急診工作經歷讓職業使命感融入到了我們的骨血,形成了一種工作習慣。”所以,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她堅定地逆向而行,在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一個普通的街道幹部,連續堅守在戰“疫”一線的43天,成了他人生最後一段路。看著微信朋友圈裏“再無老于”的字樣,臨江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徐承浩不知第幾次流下了眼淚。
穿上防護服,他們是戰士;脫下防護服,他們是“大孩子”。武漢抗疫一線,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身份不同,有護士,有志願者,有輔警,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00後”。
從1月26日至今,王雙喜和他的團隊一直奔波在抗疫一線。到府入戶摸排疫情,宣傳衛生防疫知識,收集廢棄口罩,幫醫院和社區消毒……
“他總是站在最前面的人。”隊員們常常這樣形容王檀,這位不愛説話卻事事親為的中醫專家是醫療隊裏“定海神針”一樣的存在。
3月2日,張西京從火神山醫院返回駐地時,已是深夜。泡麵還沒吃一半,又連續接了2個夜班醫生的電話,向他彙報下午剛實施體外膜肺手術患者的情況。
“阿姨,您別下床了,衛生間我去收拾!”“謝謝!謝謝!太不好意思了……”
“12床的那個阿姨早上起來情緒不是太好,握著我的手就哭了,可能沒有家人的陪伴。第二個就是疾病帶來的痛苦,我覺得他們很無助,看到他們,我也流淚了……”
3月5日,中南路中商超市蔬菜分揀點,一個小夥子,兩手各提一袋蘿蔔,健步如飛。得知他當了志願者,去超市分揀蔬菜,鄰居將親手烘焙的一盒糕點挂在了他家的門把手上。
當過15年空降兵,做了10年警察,41歲的趙仕誠沒想到,剛過不惑之年,就遇到了人生中最大一次挑戰。
2月29日淩晨,湖北省棗陽市公安局興隆派出所民警李志鵬接到愛人生完孩子報平安的視頻電話後,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重症隔離區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域,這裡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症患者,這裡是生與死角鬥的火線,這裡也被稱為“紅區”。
新生!9個治愈人心的戰疫瞬間
記者從武漢血液中心獲悉,截至3月4日,全市已有10位康復者連續兩次捐獻血漿。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這樣一群和死神賽跑的人,他們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兒女……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是身著白衣戰袍的“天使”。
36歲的王紅丹是長春市婦産醫院乳腺外科護士長,此次馳援武漢同濟大學中法新城院區,負責重症患者的護理。這是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之一,任務非常艱巨。
近日,武昌首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018級的同學們,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和創意巧思,以畫筆為刃加入防“疫”之戰,繪製出100余組防疫戰“疫”插畫。
甘俊超是武漢交通技術職業學院的一名2020年的畢業生,河南信陽人,今年20歲。原計劃年後開始實習,但疫情暴發後,他便一直待在自己租住的小屋裏。
這張圖片,昨天成為刷屏爆款: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援鄂的上海中山醫院青年醫務人員劉凱,陪著一位臥床的老年病人沐浴在夕陽下,金色的陽光灑在他們身上。
3月5日,武大人民醫院東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劉凱醫生在護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來,讓已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了一次久違的日落。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裏,有一群不在聚光燈下的奮鬥者,他們不直接接觸患者,卻每天與病毒“同行”。
在武漢市黃陂區天河三路附近,一塊人煙稀少的荒地上,矗立著一座灰色的倉庫和一排集裝箱板房。這裡是450名藍天救援隊志願者奮戰了近40天的基地。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有這樣一群年輕人,內蒙古援助湖北荊門醫療隊裏有三名90後男護士,他們已經在崗位上連續工作了一個多月,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們為護士“三兄弟”。
“曹書記早上好!我媽向武漢醫院戰鬥在最危險的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捐款,這是她本月的優撫金2851元。錢不多,但這是她一個老黨員的愛心,請您代為轉交……”
2月29日零時十分,一輛藍色小車開著雙閃,飛馳在濕漉空蕩的武漢北二環上。
回首在武漢的日日夜夜,孫俊烈特意給自己寫了封信,“我想鼓勵自己,也想鼓勵更多和自己一樣有夢想的人。
夜幕下,城市的街頭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他們生而平凡,卻願迎險而戰;他們沒有防護服、隔離衣,只有最普通的口罩;他們不畏嚴寒,堅守崗位,用擔當和信心構築起一道道防線。
梁連春是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的主任醫生,在傳染病救治領域深耕了三十多年。此次抗“疫”,衝在治病救人的最前線,他義無反顧。
2月22日晚,醫療隊進駐武漢,被分配到漢陽方艙、武昌方艙、黃陂方艙三個醫院,同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一起,為這座城市帶來戰“疫”新力量。
“停電了!怎麼回事?到底怎麼了?”2月26日晚8時許,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突然停電。患者們頓時慌亂起來,驚叫聲四起。
“要拜年,聊視頻,發微信;防新冠,宅家裏,哪也不去!”自春節至今,江西省遂川縣戴家埔鄉阡陌村的村民們對村裏防疫志願者李志龍自創的“防疫繞密碼”早已耳熟能詳。
在湖北省洪湖市抗“疫”最前線,活躍著一支“90後”消防員組成的突擊隊。
“每天準時測體溫,有發熱、咳嗽等狀況要第一時間聯繫我們……”3月1日,在重慶市江津區支坪鎮津坪社區,退役軍人、老黨員王永朋和社區志願者穿梭在各處樓院。
17年後,“新冠”疫情來臨時,他們再次毅然選擇勇挑重擔,奮戰在抗“疫”最前沿。
目前湖北恩施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很緊張,排班表裏樊丹丹的名字仍然在列,能為家鄉站好這一班崗,樊丹丹覺得既是責任也是光榮。
杭蓋,蒙古族小夥子,是內蒙古援鄂第二醫療隊102名隊員中的一員,被分配到武漢方艙醫院。
得知福建支援隊即將到來的消息時,網友們用“宜建鍾情”“建宜勇為”這兩個形象的諧音,描述福建和宜昌人民因共同戰“疫”而生的特殊緣分。
治愈率提高到56.36%,重症、危重症患者佔比從38.49%下降到16.17%……連日來,積極的消息不斷從湖北省鄂州市傳來。
從危難時刻頂上“火線”擔任發熱門診護理組長,到被強行按下工作“暫停鍵”,陳春麗説,只要休息一天,我就能“滿血復活”,重上抗疫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以超常的付出和擔當感動了所有人,是大家心目當中“最可愛的人”。
在武漢多家醫院,為插管組成的醫生團隊被稱為“插管敢死隊”。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們的工作,就是為患者“搏一線生機”。但為了這一線生機,他們往往成為離危險最近的人。
戰"疫"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戰"疫"一線黨旗紅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