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戰疫觀 | 日落下的這兩個身影,映照疫情中所有閃著光的人

這張圖片,昨天成為刷屏爆款: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援鄂的上海中山醫院青年醫務人員劉凱,陪著一位臥床的老年病人沐浴在夕陽下,金色的陽光灑在他們身上。站在背後拍下照片的,是武大人民醫院的陪檢員甘俊超。

據報道,87歲的老人住院日長,27歲的醫生工作繁忙,對他們來説,陽光已經久違。當他們做完CT返回病房,劉凱輕輕詢問老人,要不要看一眼夕陽?於是,就有了讓人們深受觸動的一幕。

一次輕輕的詢問,一次短暫的駐足,是醫護人員對病人樸素的尊重,也是醫生自己情緒的真實表達。人們之所以感動,是因為畫面裏的醫生不再是被稱頌的“鋼鐵戰士”,患者也不再是通報中冰冷的“病例”,而是兩個活生生的人,和你我一樣,渴望著溫暖、渴望著春天的真實生命。

陽光撒在他們身上,溫情流淌在我們心裏。這是一張凝聚著生命力的剪影,一老一少,年歲相差一甲子,生命閱歷天差地遠,卻同時渴慕著這一縷陽光。為什麼?或是在病房日久,或是奔波匆忙,對他們來説,陽光是最自然的溫暖、是賦予天地萬靈生命的源頭,也是他們最渴望、最自然的生活狀態。

對陽光的憧憬,或許是人類最原始的衝動、最真實的渴望。照在武漢、照在醫護人員身上的這縷陽光,更顯意味深長。

這個冬日格外漫長,在中國人的心裏、在武漢人的心裏,都憋著一股子勁兒。在這個本該最溫暖的春日,最無憂無慮享受著詩意的美好時光,我們的生活卻因病毒而困頓,而被迫鎖于陋室、鎖于病房,鎖于一個個枯燥的角落。 “憋瘋了”“愁壞了”大概是這段時間人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對病毒的擔憂,對未知未來的惆悵,種種負擔,成為了人們心中的陰影。

但春天終究會到來。武漢的這一縷陽光出現得恰逢其時。一老一少,他們對陽光的仰望,何嘗不是億萬中國人對於希望的仰望?大家從他們身上看到的力量,何嘗不是我們一直期盼著的希望?

其實,在疫情的困境中,溫暖隨時涌現,希望也從未枯竭,越是病魔肆虐,很多人表現出來的樂觀就越讓人敬佩與感慨。畫面中的老人是一位音樂家,不久前他還躺在病床上唱過兩句“春季到來綠滿窗/大姑娘窗下繡鴛鴦”,歌聲蒼老卻洪亮,這是對春的感動;前些天,身患新冠肺炎的中國傳媒大學孫英春教授回憶自己的住院經歷,曾囑咐醫護人員別拉窗簾,哪怕身在ICU,他也想看一眼窗外的風景,這是對光的追求;武漢方艙醫院裏,臥床的的病人手捧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一卷學術著作,讀得津津有味,這是對知識的敬仰……

這是生命在遭遇困頓時的真實反映,也是生命自內而外奏響的一曲希望之歌。當外界黑暗時,照亮世界的光往往源自人心:那些人的堅守、那些人的犧牲、那些人的堅持,都匯成了自內而外的人性之光,他們閃爍在每一個ICU的病房,閃爍在每一個普通的工作崗位,也閃爍在每個人的身上。

更令人溫暖的是,這些追求和嚮往,往往得到富於溫情的應答——陪老人看一眼夕陽的劉凱,無疑是善解人意的;而孫英春所在病區的玻璃窗上,特地貼上了一張紙條,寫著“窗簾不要拉下來,孫教授要看風景!”這位閱歷頗豐的教授説,自己看到這張紙條,第一反應不是感動,是震撼。

震撼,是因為小小的互動裏閃耀著人性之光,而這樣的光,會穿透黑暗、穿透迷霧。疫情裏,人們被一張簡單的圖片或一個小小的細節“戳中淚點”的經歷很多。在大災大難面前,人性的光芒顯得分外可貴與明亮,我們也更容易被這份簡單和真誠所觸動和感動。

當我們的目光越過山河大江,穿過人海茫茫,必能發現更多生命的真相,也將不斷匯聚我們戰勝疫情、戰勝困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