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瀋陽3月6日電(記者于力、高爽)一個普通的街道幹部,連續堅守在戰“疫”一線的43天,成了他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5日下午,看著微信朋友圈裏“再無老于”的字樣,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臨江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徐承浩不知第幾次流下了眼淚。

朋友圈裏悼念的“老于”,名叫于洋,是臨江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委員,一名普通的街道幹部。春節期間,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于洋主動承擔起入戶排查、網格值班、重點人員隔離值守等工作。

1月21日,農曆臘月二十七晚,接到通知的于洋第一時間返回街道參加防疫工作會議,第二天早上6點,他的身影就出現在分管的清花園社區。“入戶排查前期,有些群眾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不給開門,老于就每隔兩小時回訪一次,只要對方開門,老于總是笑呵呵的,慢聲細語地和居民解釋,從不抱怨。”同事唐立明松説。

從那天起,入戶排查、卡點值班、防疫知識宣傳……于洋四處奔忙。“老於心特別細,卡口設立初期設備跟不上,他馬上動手維修廢舊桌椅,改善了戶外辦公條件。”清花園社區書記馬宏偉説。

2月28日起,于洋多了份新工作——與2位同事三班倒,值守一名重點隔離人員。“老于主動要求值23點至次日7點的班。那位重點隔離人員居住在開放式老舊小區,多數時候老于只能站在樓對面的馬路上值守觀察。”馬宏偉説,寒夜之中,于洋最溫暖的時候,就是到居住在附近的同事家中喝口熱水、上個衛生間。

“半個月前,我開玩笑抱怨他總不在家。他説自己是黨員,是退伍軍人,做事情老百姓都在看著,作為單位裏的‘老大哥’更要衝鋒在前。等疫情過去,他再好好陪我。”妻子于青回憶,上崗後於洋沒有休息過一天,工作時間越來越長,回家時間越來越晚。

“這段時間,他總囑咐我好好居家,還利用工作間隙買菜送回家,放在門外發微信讓我出來取。”對於洋來説,家門外是堅守,門內是親情,他只能儘量兼顧。

3月4日中午,結束通宵看護重點隔離人員和一上午排查工作的于洋返回單位。徐承浩見他臉色不好,就動員他馬上去醫院做檢查。“可能這段時間太緊張了。”于洋勉強擠出笑容説。

下午1時許,準備去卡點值班的于洋臉色煞白、滿頭大汗,在同事們的一再勸説下,他勉強同意回家休息。這是他43天來第一次請假。“我接到老于大哥電話,聲音特別虛弱,他説得請個假,還囑咐我安排其他志願者值班,他身體舒服一點就來上崗。”馬宏偉説。

這是馬宏偉與于洋的最後一通電話——于洋沒能兌現再來上崗的諾言,他倒在了自家小區門口。

雖經全力搶救,于洋還是因為突發心臟病去世,生命定格在49歲。

“早上一進辦公室,右手邊就是他的辦公桌,總覺得不真實。”説到這裡,唐立明松哽咽得説不出話。

“在單位,他工作認真,人緣也好。大家無論長幼,都叫他‘老于’,他也喜歡聽。”徐承浩説,老于沒站完的崗、沒完成的值守任務,大家一起扛,絕不讓他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