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首  頁
經  濟
財  經
國  際
教  育
科  技
軍  事
文  化
健  康
旅  遊
讀  書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華人社區
世界博覽
圖片中國
文化週末
體  育
地方通訊
法  制

城市生活素描:上海的路邊公園和西子湖畔茶林

我們一共在茶山上步行了四個小時,所到之處遇到的只有採茶人、寺廟的管理員和他餵養的兩條友善的狗。然後在戀戀不捨之情的纏繞中,我們登上返回上海的雙層旅遊列車,朝那個鬧鬨哄的都市和她的路邊公園駛去。

[掌故] 麥高溫論中國人的面子觀念——兼談魯迅對面子的分類研究

麥氏認為這體現中國人“古怪奇妙的思想”;但他又説,熱衷於“面子”同時也表現了中國人的幽默和善良,因為他們不僅要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且往往顧及他人的面子。麥氏來華多年,對中國人態度很友好,他似乎也已大有顧及中國人面子的意思了。

[中外交流志] 利瑪竇和李贄

1599年利瑪竇北上來到南京。適逢李贄也作客於此。不肯輕易謁見達官顯貴的李贄,這一次不惜紆尊枉駕,親自登門拜訪利瑪竇。出於敬意,李贄送給利瑪竇兩把扇子,上面有他親筆所提的兩首小詩。1600年,利瑪竇進北京朝覲萬曆皇帝,途經濟寧。在劉東星的主持下,兩人再次會面。

貝克漢姆的中國緣(圖文)

上海女孩玲玲表示自己除了擔心貝克漢姆先生之外,還為他的夫人,前“辣妹”成員維多利亞捏一把汗,她在網際網路上的一個國際公告欄上寫到:“我聽説貝克漢姆在家比他的妻子做的家務要多,現在他的腳受傷了,他的妻子能照顧好他嗎?”

東洋時尚風靡中國——日時尚雜誌陸續登陸中國

“日本時裝雜誌的優點在於將讀者層定位於普通女性,書中的模特兒也是來自普通人,因而容易使人感到親切。”“由於日本人的長相和身材都更接近中國人,中國人也更容易接受日本的裝束打扮。而且,日本的時尚也吸取了歐美的精華,中國引進日本的時尚雜誌,同時吸取日本和歐美之長,可謂是一舉兩得。”

[掌故] 西風東漸紫禁城

本書作者的夫人曾在晚清宮廷裏給慈禧太后的母親、姐妹及宮內許多福晉、格格等做內科醫生,歷時二十年之久,因此了解了紫禁城裏的不少情況。從書中可以讀到西風東漸之初中國上層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了解那時的西方人是如何看待當時的中國現狀和中國文化的。

四合院 不朽的文化(圖文)

為了保護四合院文化産物,北京在一年前劃定25個歷史文化保護區,明清舊城內37%的地區將得到整體保護,其中絕大部分是四合院保護區。現在,一群對中國文化十分著迷的新馬古董商,把北京四合院拆除整合運至大馬展出,放置在國家博物館內展出至本月15日。

杜維明:先為己後能為人 以內在價值轉化外在

在建中時,民族精神教育課乏人問津,一位叫周文傑的老師遂選了4、5位‘較有可能’的學生,于課外講授儒學。從古詩十九首而孔孟學庸到牟宗三在師大開的中國哲學史課,杜維明就按朱熹為學方法奠下札實基礎,還常與牟宗三、徐復觀及唐君毅等東方人文友會員在淡水河邊飲茶論學。

[掌故] 雨果作品在近代中國的傳播

在中國近代翻譯文學史上,雨果的作品被譯入中國雖然要晚于另一部法國小仲馬的名著《巴黎茶花女遺事》(1899),但應當説,它是20世紀初較早為中國翻譯家所關注的主要外國作家之一。本文介紹了近代以來馬君武、魯迅、蘇曼殊、曾樸、包天笑等人對雨果作品的紹介情況。

中國的第二次文化革命

我們許多人對由毛澤東發動的著名文化革命在中國造成的混亂和苦難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那是一個今天的年輕人即使知道的話也知之甚少的時代,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正在朝氣蓬勃地參加一場更合他們胃口的第二次文化革命:中國現代生活的西方化,或者説實際上的美國化。

真正受損失的是中國足球——《衛報》評論中國黑哨、球迷滋事等足壇風波

現在,中國公眾對足球暴力的反應與世界上其他熱愛足球的國家如出一轍。“如果足球流氓風氣漸甚的話,”一篇憤怒的網路評論説,“我們必須把它們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清朝軼事:一位西方女記者的清東陵懷古(附圖)

“中國歷史上沒有那一位詩人作詩比乾隆皇帝多,所以我們不禁設想他在作這些詩時曾得到手下官員們的幫助,但是一些評論家認為,乾隆詩的品質都不是太高,這證明這些詩確實出自乾隆一人之手。”

[圖片] 蘇州最早的教會學校——博習書院

蘇州何時開始出現教會學校的呢?是1871年。這一年,美國基督教監理公會在蘇州創辦了一所有人稱之為“蘇城設學之破天荒”的博習書院——從那時起,蘇州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教會學校。

[掌故]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慈禧太后

據我夫人講,慈禧太后在設宴招待外國公使夫人時,前前後後餐桌的佈置、裝飾都不一樣。下面就是一些細節,我們來看看慈禧太后在適應外國人的習慣方面有多麼快,或者説她是如何迎合外國人的習慣的。

《遠東經濟評論》解讀陳逸飛的時尚設計事業及中國的“白領”階層(附圖)

逸飛集團似乎在逆潮流而動。和其他企業所不同的是,逸飛集團瞄準的是中國目前正在興起的新消費群。這個迅速成長起來的群體屬於社會中上層人士和年輕人,屬於所有需求精美的個性設計和國際水準的人。

[掌故] 福鈞竊取中國茶葉機密(圖文)

在人們的頭腦中,下午茶几乎同紳士風度一樣成為英國的某種符號。是的,在歷史上,茶確實與英國紳士發生了某種聯繫:154年前,一位叫福鈞的英國紳士、植物學家曾在中國人的鼻子底下偷走了茶葉的機密。

《紐約時報》:中國的古董(附圖)

在古代中國,能工巧匠們的社會地位決不比今日的電腦編程高手遜色。“在幾千年以前的中國,尤其是全雄並起的戰國時代,一旦發生境內境外的武裝衝突,戰俘們通常會遭到集體屠殺,而唯一能夠倖免于難的,便是工匠。”

《紐約時報》:美國華文報紙調轉方向

報紙每次改版都會引起爭議,但像《世界日報》改版引起的爭議恐怕是史無前例。上月春節開始,《世界日報》拋棄台灣通用的從右到左的豎排排版,改用北京通用的從左到右的橫排體。有人質疑北京勢力已經入主這家台灣報紙,還有人抱怨改版後眼睛受不了。

當前中國人思維的大誤區

日前看到一個關於北大清華與世界著名大學之距離的報道,據説是中國兩個研究機構的共同成果。這份研究報告稱:總體來講,這兩所大學應處在世界大學體系的首200-300名之間。這種研究的動機無疑是好的,但研究的指標等卻非常值得疑問。這也折射出中國人目前最大思維誤區的一斑。

MSNBC:從現在開始這個中國縣城成了“香格里拉”(附圖)

“考慮到他們自己已經是世界著名的世外桃源,中國西南地區的官員們決定把他們的一個貧困縣(中甸)改名為‘香格里拉’,寄望于這一變化能夠吸引大批尋找人間天堂的旅行者。”——據説為了慶祝中甸的改名,5月份,這裡將舉行一場藝術節,還有燃放煙花。

更多>>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