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食品跨界行銷需有度

發佈時間:2022-07-29 13:43:45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燈泡糖、肥皂巧克力、草莓蛋糕精油皂、食品玩具……近來,一些食品和餐飲企業嘗試使用跨界行銷吸引顧客、開拓市場。有的借此拓展了消費人群,但也有個別企業打著跨界的旗號劍走偏鋒,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

  食品安全無小事,與食品相關的跨界行銷必須恪守安全底線。無論是製成日用品形狀或使用類日用品外包裝的食品,還是製成食品形狀的日用品,都容易模糊食品與非食品的界限,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分辨力稍弱的未成年人群體,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現實生活中,因外包裝具有誤導性而發生的誤食事件並不鮮見,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食品跨界行銷並無不可,但跨界需有度,必須合乎社會公序良俗、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食品標識管理規定》明確,食品標識不得“以欺騙或者誤導的方式描述或者介紹食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食品安全法、廣告法等也都有類似的規定。今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等3部門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行銷食品專項治理工作,陸續查辦了一批各地的食品典型案件,對相關行為形成了震懾。

  規範食品跨界行銷,重在企業自律。對於食品企業而言,“食以安為先”是無論如何都必須恪守的原則。這意味著食品企業要在品質上把好關,也必須在名稱、包裝、形制等方面把好關,最大限度防範食品安全風險。而對於非食品企業而言,不管如何進行行銷,都不應給消費者造成誤導,都不能模糊食品與非食品的邊界。企業存敬畏、有分寸、守底線,才能更好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規範食品跨界行銷,還需要多方合力、久久為功。在技術層面,相關平臺不妨嘗試利用技術手段,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跨界行銷進行精準識別,並進行遮罩。在監管層面,壓實平臺主體責任的同時,不妨考慮引導公眾參與,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延展監管觸角。在制度層面,也應進一步完善法律規章制度,補齊制度短板,為創意推廣、跨界行銷等立起規矩、明晰界線。多措並舉、齊抓共管,才能更好規範跨界行銷,更好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客觀而言,隨著消費者需求日益個性化、多元化,如何開拓市場、進行創新是擺在許多企業面前的一道發展必答題。近年來,不少企業在推陳出新方面花了很多心思,創新的行銷方式也是層出不窮,在包裝、外形上發力成為企業挖掘消費潛力、拓展市場空間的一種重要手段。但需要看到,無論設計多麼新穎、包裝如何新潮,唯有真正優質的産品和服務能長久地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青睞。在深挖需求、修煉內功、創新供給上下足功夫,才是企業創新發展、贏得競爭的長久之計。

責任編輯: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