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糧先減損 糧食産後損失如何減少
發佈時間:2021-05-24 11:29:21 | 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 作者:馬嘉
我國糧食損失浪費的現象仍然存在。5月23日,中國商報記者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在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我國每年糧食損失量在700億斤以上;在消費環節,浪費的食物更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糧食産後損失該如何減少?
收購和儲運環節糧食損耗率已有下降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估算,我國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在700億斤以上,糧食全産業鏈總損耗率約為12%。
儲運、加工環節為何會産生糧食損耗?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表示,在儲運環節,農戶儲糧損失仍然突出,存在部分農戶儲糧設施簡陋、缺少科學儲糧知識、區域産後烘乾能力不平衡等問題。另外,倉儲設施老化和佈局不合理、標準化規範化運輸程度不高、缺乏農村物流裝備、運輸組織方式不科學、糧食物流遺撒、衝擊破碎等原因也導致了糧食損耗。在加工環節,因過度加工、加工工藝落後等因素,麵粉、大米出品率不高,未形成營養導向的加工體系。有研究表明,若減少大米拋光次數,使用適宜技術裝備,可降低碎米率5個百分點以上。
目前,在收購、儲運環節,糧食損耗率明顯下降。“‘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實施以來,糧食主産區已推廣建設總規模約1000萬套經濟、適用、防蟲、防霉儲糧新裝具,據初步估算,使用裝具的農戶儲糧損失可由8%降至2%以下。另外,在糧食倉儲方面,推廣應用氣調儲糧、低溫和準低溫儲糧等技術,國有糧食儲備倉庫糧食儲藏週期綜合損失率已降至1%以內。”王宏説。
值得關注的是,消費環節仍是糧食浪費的“重災區”。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調查數據,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到5000萬人一年的口糧。“集體食堂、個人和家庭都存在一定的浪費現象,全社會宣傳未形成有效合力,科普宣傳針對性不強,做好公益性宣傳還有很大空間。”王宏説。
如何減少糧食損失
我國糧食産量連續六年超過1.3萬億斤,每年大約有70%的糧食通過流通環節進入消費領域。如何減少糧食損失?
在糧食儲運環節,儲運減損技術的應用可以促進糧食保質降耗。王宏表示,我國倉儲技術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準,目前鐵水聯運接卸技術、糧食鐵路運輸專用車皮和專用散糧車、集裝散糧物流裝具等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糧食流通效率,減少了糧食損耗。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永奕表示,“平房倉橫向通風成套儲糧技術”成果已在全國7個儲糧生態區、24個省(區、市)的100多個糧庫推廣應用,累計儲糧300多萬噸。“十三五”項目成果實現了稻穀保鮮儲藏損耗控制在1%以內,提高了我國糧食儲備科技支撐能力;實現了通風水分損失控制在0.3%以內,降低糧食乾燥和倉儲能耗20%以上,企業增收、降低運作成本效果顯著。
在糧食加工環節,要利用適度加工和綜合利用技術降低損耗。“全面倡導適度加工、合理加工,開展大宗糧油適度加工技術研發及成果推廣,避免過度加工導致出品率過低,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糧食損失和能源消耗。積極挖掘米糠、豆粕等加工副産物綜合利用潛力,開展增值利用技術開發和應用。”王宏説。
張永奕表示:“目前‘中國好糧油’系列標準和新修訂的小麥粉國家標準引入了適度加工技術,進一步落實了節糧減損的行業要求,引導産業健康發展。”
“目前,全國人大立法計劃的糧食安全保障法擬就‘糧食節約’設立專章。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貫徹落實已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節糧減損相關規定。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強化節糧減損舉措考核,推動地方狠抓節糧減損工作,同時,健全節糧減損技術標準體系,制定適度加工、糧油機械、副産物綜合利用的系列標準。”王宏説。
責任編輯:陳思再3批次大連靳窖米香型白酒被檢出甜蜜素...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了關於食品安全抽檢資訊的通告 (2021年第10期),再3批次大連靳窖米香型白酒被檢出甜蜜素,已累計10次。
豬價再創新低 未來豬肉供應將總體寬鬆進入5月以來生豬價格再創新低。農業農村部20日透露,目前全國生豬生産加快恢復,市場供應進一步改善,價格不斷回落,今後一個時期豬肉供應將呈現總體寬鬆的趨勢。
依能蘇打水再次檢出不合格,曾推出“依能...2批次安徽百大闔家福連鎖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臨泉東路店(合肥)銷售的、標稱河南省新鄉市優珍飲品有限公司生産的蘇打水飲料,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安徽谷天下食品公司生産的米糠油酸值超標...標稱安徽谷天下食品有限公司(蕪湖)生産的米糠油(1L/瓶,生産日期/批號:2020-05-13),酸值(KOH)不合格。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