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全民反食品浪費邁向“良法善治”

發佈時間:2021-04-30 11:45:16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楊博

4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反食品浪費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反對食品浪費正式從道德約束上升至法律層面。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反對食品浪費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的食物在生産與消費過程中被損失和浪費,經濟損失近1萬億美元。同時,因浪費食物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所以,反對食品浪費,不但能夠厲行節約、創造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幫助人們減少饑餓、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毫不誇張地講,反對食品浪費是和提升社會治理水準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食品生産牽涉複雜的社會生産過程。只有為反對食品浪費立法,才能最有效地節約糧食、保障糧食安全。還原食品生産和消費的全過程,各種原材料從農田到餐桌,要經過種養殖、收購、儲運、加工等多個環節,需要農業、物流業、食品加工業、餐飲業等眾多行業參與。所以,反對食品浪費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積極響應和參與。如今,反食品浪費法兼顧法律之“硬”與風俗之“軟”,立規矩、明責任、興風尚,為系統根治食品浪費的社會頑疾提供了充足的法律依據。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有了良法,還需善治。善治則需要讓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作用。反食品浪費法把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為法律規範,有利於完善長效機制,為全社會確立食品消費的基本行為準則奠定基礎。譬如,反食品浪費法規定對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的商家,最高處以1萬元的罰款。那麼,商家就要去考慮,如何提高經營管理水準,杜絕盲目湊單滿減,否則就會受到監管的約束。再譬如,反食品浪費法明確了對製作發佈傳播暴飲暴食視頻節目的處罰規則。那麼,網際網路平臺就要完善治理規則和技術,精準地抵制吃播博眼球等現象。

歸根結底,食品浪費來自不科學不理性的生産組織方式和消費方式。客觀地講,從生産到消費,“全鏈條”節約糧食任重道遠。從源頭杜絕浪費,到過程中提倡節儉,再到加強監管和終端廢棄物再利用,反食品浪費面對諸多主體,必鬚髮揚創新精神,堅持多措並舉、多元共治。反食品浪費法的誕生為建立健全厲行節約的規則體系夯實了基礎。特別是,要順應科技發展的趨勢,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加強對餐飲需求的分析研判,從而實現科學節糧減損,並以此為基礎探索新型監管的模式。

古人言:“一飽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傳統。然而,從“有法可依”邁向“良法善治”,反對食品浪費尚需經歷一個過程。這既要從每個人做起,也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具體來説,反對食品浪費其實不只是“光碟”,餐桌內外的各種糧食消費都要做到節約,因為我們所有的食品和飲品都和糧食有關。現在,輿論緊盯公共場所的食品浪費。那麼,家庭中的浪費是否也應得到約束?這都需要我們每個人保持自省自律,營造浪費可恥的社會氛圍,涵養崇尚節約的社會風尚。

反對食品浪費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影響著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進程。讓我們把反對食品浪費進行到底,倡導節儉消費、綠色消費和文明消費,有力地推動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的生活變革。

責任編輯:陳思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