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海底撈”被迫註冊“池底撈” 更該反思怎樣治理“傍名牌”

發佈時間:2020-11-06 10:46:50 | 來源: 新京報 | 作者:吳元中

最近,“海底撈”申請多條商標的消息登上熱搜,引發熱議。據報道,“海底撈”此次申請的商標包括“池底撈”、“渠底撈”、“上海底撈”、“海底撿”等。

吃一塹,長一智。一下子註冊這麼多相關商標,想必是因為此前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案敗訴後的無奈之舉。

在此不妨回顧下前情:今年8月,長沙市天心區法院就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案作出判決,認為二者雖都有“底撈”二字,但文字整體字形存在差異,讀音方面“河”與“海”沒有相似性,且後者經營的是湘菜,因而構不成對“海底撈”商標權的侵犯。

在很多情況下,儘管人們看到“河底撈”免不了會想起“海底撈”,易將二者相比較,但在實際生活中,因經營項目等方面的諸多差別,料想把“河底撈”當成“海底撈”的確實不多。

事實上,經多年打拼,“海底撈”早已廣為人知。雖説《商標法》有規定,申請註冊商標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衝突,但該法亦有規定:未經商標註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註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才構成商標侵權。

換句話説,雖然與他人的註冊商標近似,但不容易導致混淆的,可能也不構成侵權。更別説一個只經營川係火鍋,另一個經營的是湘菜。如此一來,若要防止他人借自身商標去牟利,辦法無他,品牌商家需要及時註冊“池底撈”“海底摸”之類的防禦商標,去避免被“傍”。這次海底撈註冊“池底撈”等商標,就是有的放矢。

也要看到,這些防禦商標實際上是防止他人註冊,而不是用來使用的,並不嚴格符合商標的註冊目的。且這種方式大概率會存在列舉不週的情況,讓人防不勝防,還會使得很多知名品牌把精力浪費在防禦商標防護上。

因此,要想有效治理傍名牌現象,還須尋求更有效的方法,從根源上絕了某些企業傍名牌搞投機之念。譬如,可以考慮對《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進行修改,把“容易導致混淆”去掉——不管是否容易導致混淆,都不允許註冊與他人在先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其次,倡導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形成自己的特點與風格,沒必要非得借助廣為知曉的商標與名稱作文章。

事實上,近年來類似事件並不少見。而如何更好地治理在商標上的投機問題,也是時候引起重視了。只有找到更好的治理之策,才能使經營者全力以赴地把精力放在産品與服務的提升上,真正通過産品與服務品質立足於市場,而不是靠投機與其他不當手段牟取利益。

□吳元中(法官)

責任編輯:陳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護寶寶健康成...提供奶粉餵養指南,解讀奶粉配方成分,幫助新手爸媽理性選擇奶粉。【詳情】

點滴營養,綻放每個生命蒙牛乳業推動營養知識普及、提升國民健康水準。【詳情】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