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食説

呵護地攤經濟,需要“合理容忍”的思維

發佈時間:2020-06-03 10:27:38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繆因知

6月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山東一處老舊小區時,再次稱讚地攤經濟、小店經濟也是“中國的生機”的體現。此話頗為實在。

近期以來,國內外經濟形勢出現的不小壓力,令改變思路、開拓出路變得更為緊迫。除了在“高精尖”領域集中投入資源、尋求突破外,放手民間智慧、啟動民間力量的“化整為零”同樣是一種不可輕忽的思路。地攤經濟的躍然臺上就可謂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

毋庸諱言,地攤經濟未必算是非常先進的生産力,在今時今日,小攤販、小店主要像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練攤前輩”那樣逐漸成長為大企業的難度也會大得多。然而,和三十多年前一樣,地攤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底層“原始細胞”的本色沒有改變,其仍然發揮著對“主流市場經濟”的重要補充功能。

一是可以補充民生需求。地攤經濟、小店經濟以食品餐飲、日常消費品為主打方向,大部分老百姓對此類消費的需求重在方便性、多樣化、廉價化。較之大企業,這本來就是小微從業者更適合發揮的領域。

二是能夠促進就業。地攤經濟、小店經濟對技術水準的要求不高,總體數量卻十分巨大,可以吸納眾多的勞動力,包括年齡較大、知識和技能水準較低、無法全日制工作等各種競爭力較弱的勞動者。這些“小飯碗”聚沙成塔,既能解決海量人口的生計,也對社會穩定至關重要。

三是有助於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地攤曾是我國改革開放歷程中的市場化訓練場。攤主及其雇工或許原初是迫於生計,但在這個過程中必然需要通過練習來掌握定價、進貨、行銷、售後等一系列市場化技能。其中不少人因此成功走向了業態升級壯大之路,而更多的人包括消費者也由此對市場交易有了更深入的感性認識,包括討價還價的談判技巧等。這種直接交易的實踐和意識是大企業所不能提供的。

強調地攤經濟的這些優點,關鍵是在於期待政府部門對它們的容忍。地攤經濟的起伏,本身受市場規律支配,如果陽光和水分合適,它們就自然會順應環境出現和成長,對它們不一定要刻意扶拔,更無需被引領做大做強。但政府部門對這種“螞蟻經濟”要秉持“放管服”的意識,將之視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組成部分,正視地攤經濟的作用,合理容忍其不足。

具體而言,一是合理容忍地攤經濟對公共空間的佔用。近年來,很多城市通過城管的強制力對地攤經濟採取了嚴格的打擊措施。寬敞整潔的道路被抬到了更高的價值位階上,這其實已經引發了諸多批評。在當前疫情持續、不提倡室內聚集的特殊背景下,馬路市場被明確排除出了文明城市測評的考核內容,可謂是一次政策思路轉換的契機。地攤經濟的佔道固然不是無限制的,如不應明顯妨礙道路交通、不應嚴重干擾周邊居民作息,但對城市公園、廣場、辦公樓前空地等“形象高端”的開闊地帶,恰恰應充分允許攤販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布點。

二是避免各種行政檢查對地攤經濟、小店經濟的過度壓抑。地攤經濟固然不是法外之地,但其本身規模小,即便存在不規範之處,造成的危害也有限。過度的監管檢查不僅會壓抑地攤經濟的生命力,甚至其本身實施的行政成本也可能會超過監管收益。在對小微經濟進行收入核查和稅費徵管時,與其精確地核查以避免稅費“流失”,亦不如容忍不精確的核查,允許“放水養魚”。

三是容忍地攤經濟在底線之上的質價均衡。當下地攤經濟的回歸,一是源於此前城管部門的過度管制放鬆後的合理反彈,二是部分人消費能力、消費方式變化導致的需求重新定位。在堅守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欺詐銷售,不得危害人身健康的底線之上,監管部門也應當容忍地攤經濟作為一種補充性的、相對低端的經濟業態中形成的市場化的品質和價格均衡,而不必強行抬高其“服務水準”。正如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經驗表明,合理呵護地攤經濟,促進民眾的自行交易,才是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穩定步伐所在。

責任編輯:陳思

第29屆中國廚師節展大師廚藝,品津門美食,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詳情】

科學飲水 健康生活關注中國網食品頻道飲用水專題。【詳情】

農資經營講誠信 農安信用保安...2019年品質興農萬里行再出發!【詳情】

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世園會茶文化體驗館帶您愛上中國茶。【詳情】

友情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新華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紅餐網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