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迎來開市三週年。作為中國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關鍵構成部分,北交所自成立以來,便肩負著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使命。
三年來,北交所錨定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目標,紮實推進市場高品質建設,在各方協同配合下,市場運作總體平穩,主陣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歷經三年的成長與壯大,北交所現已成為新質生産力企業的匯聚之所,形成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中國方案”。
堅持特色 做好金融“大文章”
“資本市場是連接各類創新資源的重要紐帶,在資本形成、資産定價、風險緩釋和人才激勵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大有可為。”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周貴華説。
服務支援國家戰略是資本市場天然使命。北交所積極支援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支援符合新質生産力方向的企業上市發展。
高新技術企業超九成,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佔比近八成,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佔比超一半,10家公司獲得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16家公司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北交所上市企業的創新成色越來越足。
開市以來,北交所累計幫助上市企業實現融資超540億元,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
借助資本市場融資支援,部分公司在關鍵技術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實現國産化替代;部分公司專注産品創新,榮獲國家級“單項冠軍”認證,發揮了穩鏈補鏈強鏈的重要作用。
“在北交所上市,不僅助力企業擴大了産能,提升了研發實力,還助推公司成功推出了包括機器視覺在內的多款創新産品,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基康儀器董事長袁雙紅對記者説。
普惠金融同樣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交所的建設和發展是資本市場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實踐,為更多類型的企業對接資本市場提供了新路徑。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縣域企業37家、民族地區企業11家,在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開市三年來,北交所上市公司公開發行市盈率中位數17倍,形成較為穩定的估值中樞。平均每家融資2億元,規模不大但惠及面廣,總體符合中小企業發展特點和資金需求,也進一步促進了各類資金貫徹普惠金融理念,暢通了私募創投“募投管退”的良性迴圈,讓有限的社會資源惠及更多的中小企業。
同時,北交所上市活躍也激活了新三板“掛牌審核—日常監管—上市審核”等環節,形成優質企業申報北交所上市的“快車道”。2024年掛牌新三板的企業中,有49家提交直聯審核申請。
聚焦功能
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強勁的創新實力和發展韌性,是我國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不僅有利於構建新發展格局,而且有助於新質生産力的發展。
北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全力推動高品質建設北交所向更高水準邁進。
以更大力度支援科技創新,提高對新質生産力的適應性,建立精準支援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等重點領域企業上市發展的適應性安排。
推動投融資兩端協調發展,優化投資者結構,培育耐心資本,豐富並購重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額、快速、靈活”的再融資機制,優化股權激勵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
進一步豐富北交所産品和功能體系,穩步推進政府債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續優化債券交易機制,優化新股發行定價管理機制,推動公開發行可轉債、ETF業務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專精特新指數。
更好發揮新三板培育規範功能,為滬深北三所輸送更多的優質企業,進一步推進三四板對接。
進一步完善共建共用的市場生態,加強與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協同,引導上市公司加大投資者回報,發揮公募基金管理人分類評價、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等機製作用,引導各方合力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把握關鍵 寫好服務中小企業的“中國方案”
金長川資本董事長劉平安認為,北交所日益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具有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能力的組成部分。因其制度的後發優勢,北交所也有望在中國科創資本市場中扮演中堅角色。
站在三週年的節點,展望未來,市場各方對北交所下一步發展滿懷期待。
“隨著‘深改19條’的推出和市場活躍度的大幅提升,北交所已經成為投資機構的主要交易場所之一,北交所鼓勵擬上市公司採用詢價定價的時機已經成熟。”中信建投證券投行委董事總經理、成長企業融資部負責人趙鑫期待北交所可以從明星項目開始,推動詢價發行常態化,並且進一步優化北交所戰略配售家數和股數的上限,滿足企業引入優質戰略股東的需求,助力新質生産力加速形成。
中國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鵬表示,一個活躍的市場需兼具流量效應和財富效應:從投資端看,可採用多元化的指標體系,綜合考慮投資者收入、財富、風險偏好、年齡、投資經驗等因素,讓更多投資者參與北交所市場,豐富市場資金的供給渠道;從融資端看,要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品質,促進投資者財富不斷保值增值。
“一個交易所的成功離不開上市公司品質的提升。”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表示,北交所制度的多元性、包容性給了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的機遇,這些企業的良性發展也幫助北交所市場形成更加積極的生態。與此同時,北交所的投資者也應踐行價值投資,關注高稀缺性、高成長性的企業。
“投資機構需要調整投資策略和投資邏輯。”劉平安同樣認為,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機構更需要有長期主義思維,通過深耕某個特定産業領域,整合産業上下游資源,建立更加高效的産業協同生態,獲得産業價值鏈升值後的長期投資回報。各個上市主體也要真正地把上市當成是企業發展的新起點,通過優化升級企業發展戰略或商業模式,建立“平臺思維+市場邏輯+資本力量”的思維框架,打造符合公司自身基因和文化的成長路徑;同時充分利用上市平臺整合資源,包括金融資源和産業資源;此外還要建立更多維度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思維,將內生與外延結合、科技與市場結合、資産與證券結合、國內與國際結合,從而實現“加法”與“乘法”結合的高速度高品質發展。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