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信託配資在猶豫杠桿1:2 證券類信託規模激增

  • 發佈時間:2016-03-23 07:51:09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上周股市回暖,證券類信託成立規模大增。

  據用益信託統計顯示,上周證券類信託成立10隻,規模為26.21億元;而此前一週的數據為發行6隻,規模5.74億。較前一週而言,上周證券類信託成立規模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市場上有關配資的討論聲再起。

  某中型信託公司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降杠桿之後配資業務佔信託業務比重已經非常低,且目前不太清楚監管的口徑放鬆沒有,另外後續市場到底是牛市還是短期調整仍需判斷。所以信託配資規模出現大的提升存在困難。

  證券類信託走熱

  上周股指連續上漲,同時成交量也大幅上升。

  某第三方理財公司人士稱:“市場動態挺明顯,我們發的短期理財産品之前”秒殺“,上周以來就明顯感覺沒有這麼活躍,可能投固收的資金又回到二級市場。”

  伴隨著股市回暖,證券類信託也開始走熱。據用益信託統計,上周(3月14日至3月20日)集合類信託産品共成立集合信託産品42隻,融資規模60.74億元。

  具體到資金運用方面,證券投資類集合信託産品規模位居榜首。數據顯示,上周共成立10隻産品,規模26.21億元,佔總規模比例為43.15%。而此前一週成立規模僅為5.74億,佔比5.09%。

  “一方面是股市近期的走勢較好,另外可能公司認為市場處於回暖期,比較適合發行這一類的産品。”格上理財研究員王燕娛稱。

  實際上,自去年6月份以來證券類信託成立速度明顯放緩。數據顯示,新成立證券類信託産品只數佔比從80%左右降至20%以內,同時規模佔比也從30%以上降至5%左右,且自8月份以來證券類信託規模佔比一直在5%左右徘徊。

  用益信託研究員廖鶴凱稱,之前幾個月證券類信託成立幾乎處於停滯狀態,現在有一些緩解,但即便如此證券類産品成立規模仍處於低位。

  “除政策、交易便利性、差異化競爭優勢等因素影響外,股市走勢很大程度上決定業務規模做多大。”華北某信託公司內部人士稱,未來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投資業務很有市場潛力,會成為信託公司主要的業務和盈利的來源。“從國際來講,標準的證券化産品配資要佔到60%~70%左右。”

  信託配資規模難“狂飆”

  2004年4月,證監會要求券商不得為傘形信託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的規定出臺,7月份恒生電子宣佈關閉HOMES系統開戶功能,此後監管層給傘形信託清理下達最後通牒,至此傘形信託逐步淡出公眾視野。

  而單一結構化産品配資業務則被要求接入券商PB,此前種種原因導致轉介面進展緩慢。不過隨著系統調試的進行,接入PB系統的信託公司數量也在陸續增加。

  據了解,目前有超過20家信託公司接入券商PB系統,即有近三分之一的信託公司具備開展單一結構化信託業務的條件。

  “可以接,但是接入了之後規模增加還有一個過程。”某中型信託內部人士稱。

  前述華北某信託內部人士也表示,去年清理配資後傘形信託、結構化配資基本上沒有了,“整個配資業務在整個信託業務裏面佔比非常小。”

  前述中型信託公司人士進一步表示,前兩年監管限制和系統接入的問題導致推進難度比較大,現在一方面不太清楚監管的口徑放鬆沒有;同時雖然近期市場有復蘇態勢,但後續市場到底是牛市還是短期調整仍需判斷。“結構化配資這塊,今年都不會把它放在核心位置。”

  另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單一結構化信託最早杠桿是1:2,去年6月份達到過1:3,而傘形信託杠桿比例可能會高達1:8。

  “不過去年下半年以來,杠桿基本都回歸到1:2以下。現在應該也是1:2左右。”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表示,如果優先級是銀行可能要求會更高。

  據東興證券研報顯示,目前廣發、光大、民生等多家銀行設置的杠桿比例均不超過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