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ST股即將摘帽 佈局“ST摘帽股”正逢其時

  • 發佈時間:2016-03-06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2月份以來,ST股一度風景大好,統計顯示,板塊中42家正常交易的公司中有34家股價實現上漲,28家上漲幅度超越同期市場平均水準(2月1日~3月2日上證指數上漲4.09%),佔比66.67%。其中*ST川化ST宜紙*ST松遼*ST廈華4隻個股的走勢更是足以讓不少“腿腳健全”的非ST股汗顏,階段漲幅均超過了20%。

  多家ST股即將摘帽

  從“摘星脫帽”行情形成原因看,重組、借殼和資産注入預期+經營狀況好轉扭轉預期差+自身價值的合理回歸均能帶來超預期收益,而在這預期好轉下,二級市場股價也會隨之發生改變。隨著2015年年報披露工作的漸次展開,ST股“摘帽”也開始進入衝刺階段。

  據Wind資訊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11家ST股提交了“摘帽”申請。2月5日,剛剛披露年報業績僅10個交易日的深市公司\*ST融捷就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成為2016年滬深兩市首家“摘帽”的*ST股。2月15日,\*ST京藍發佈公告,公司此前提交的“摘帽”申請已獲得深交所審核同意,證券簡稱自2月16日起變更為京藍科技。從發佈年報到順利“摘帽”,*ST京藍同樣僅用十個交易日。其後,ST股的“摘帽”速度不斷提速,1月29日,*ST金化于年報披露當日即宣佈,公司2015年經審計的凈利潤指標使涉及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已告消除,向上交所提出了撤銷對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申請。五個交易日後,*ST金化就獲得了上交所的同意,並順利完成“摘帽”。

  根據滬深交易所最新規則,相關公司從提出申請到完成“摘帽”大多僅需五到十個交易日,而在此前,僅交易所審核就需要這麼多時間。經統計,近日*ST天化、\*ST秦嶺、\*ST樂電均在年報公佈當日即發佈了申請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告,正式“摘帽”指日可待。而除了上述公司,根據目前的年報業績預告,還有34家ST股符合“摘星”或“脫帽”條件。隨著ST板塊公司年報業績預告的全部披露,率先脫帽的部分個股已經提前啟動了“摘星脫帽”行情。如融捷股份在2月5日摘帽前為*ST融捷,在1月份中上旬的系統性下跌中,基本也跟隨大盤下跌。但從1月28日大盤企穩開始,*ST融捷股價從37.2元迅速飆升至最新的49.68元,摘帽前後的短短9個交易日內漲幅高達33.5%。

  關注並購重組概念股

  長期以來,並購重組一直都是A股市場經久不衰的主題,而圍繞這個話題的始終也離不開ST公司的身影,在審核制下,急於上市融資的公司所找的殼資源大多數來自ST股,而由此産生的投資機會也是此起彼伏。截至3月2日,滬深兩市51家ST公司的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已全部出齊,在多方合力下,扭虧公司佔比達到70.59%,而由此可以預計,“摘星脫帽”將成為ST公司今春的主流。

  據了解,在這些預告年度業績盈利的ST公司中,有多家已經啟動或實施了重組方案,如\*ST美利、*ST霞客、*ST秦嶺、*ST松遼、\*ST海龍、\*ST春暉、\*ST安泰等,它們均通過重大資産重組恢復了盈利能力,甚至實現脫胎換骨。如*ST安泰與關聯方山西新泰鋼鐵實施了重大資産置換,産生部分投資收益,並收到合計1億元政府補助和債務減免1.44億元,正是這些措施的實施,預期年度實現利潤4500萬元左右。

  除了這些已經實施重組方案並帶來實質利好的公司外,\*ST新梅、\*ST常林ST宏盛、\*ST新億、\*ST中昌*ST元達、\*ST申科、\*ST興業等個股的重組方案也正在路上,並帶動二級市場股價持續波動。如*ST川化的重組預期則伴隨著它的虧損走過一春又一秋,每一次的風吹草動都足以帶動其股價的異動,雖然很多次事後證明只是投資者的一廂情願,但每每連續暴跌之後,投資者總會開啟下一輪的狂賭,這一次,也不例外。在經歷了2016年年初一個月的暴跌之後,*ST川化自2月1日起開始了一波猛烈的上漲,連續拉出三個漲停板。就在市場再次對公司充滿幻想時,2月3日晚間公司發佈停牌核查公告,直到春節後的2月15日晚間公司宣佈復牌並給出了新的“希望”,*ST川化債權人四川省天然氣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産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成都中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公告發佈後,被市場解讀為*ST川化的“轉機”,自然其股價也應聲上漲,2月16日-18日三天再度強勢漲停。分析人士認為,同為四川能投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的債權人四川天然氣投資公司實際是在為*ST川化最後“保殼”助力,而破産重整是公司目前最好的出路了。

  ST宜紙股價也是隨著重組進程的變動出現變化,自去年5月停牌實施重組計劃後,引來多家機構對其關注並調研,股價也由此節節攀升。在此次重組中,ST宜紙9億並購收購寰慧科技100%股權跨界環保産業,同時配套募資9億元用於投建發電項目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等。重組方承諾寰慧科技2016年度~2018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0.6億元、1.2億元和2億元,鎖定了利潤下滑風險。

  交易所質詢ST公司業績

  當然,在佈局ST股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風險,在一些公司試圖“摘星脫帽“的過程中就受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如*ST春暉準備”摘帽“時,深交所就對其發出問詢函,就公司已披露的年報提出質疑,年報中員工僅僅3300元的年收入一度引發投資者吐槽。經過逾半個月的復核,*ST春暉以公告形式正式答覆深交所問詢,在長達12頁的書面回復中,*ST春暉就“收到的往來款項”和“政府補助”問題做出了詳細答覆,同時對先前的年報也做出了修正,其正確的員工收入數據是每年3.61萬元/人;高管每人平均薪酬金額也由2.21萬元/人更改為17.08萬元/人。2月25日起,*ST春暉也正式摘帽,改名為春暉股份

  此外,2月5日*ST霞客發佈2015年年報,公司實現凈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110.5%。對此,交易所表示,該公司確認債務重組利得為2.42億元,要求公司詳細説明債務重組利得、債權處置損失和重整費用的具體項目與金額、詳細的計算過程和會計處理過程,並請公司年審會計師對此進行核查併發表意見。針對\*ST星美扭虧的年報,交易所監管函稱,該公司本期發生宣傳推廣服務收入1343.58萬元,要求公司結合行業情況及經營模式分析宣傳推廣服務業務毛利率達到50.73%的合理性及交易定價的公允性等問題。

  對於ST股受質疑一事,市場人士認為,ST公司的持續經營性為年報問詢思路之一。公司持續經營性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財報的基礎,由於*ST公司即將面臨連續3年虧損暫停上市,不排除有公司企圖採取“爆髮式”摘星脫帽,如大量回衝壞賬、提前辭退員工、集中申報政府補助、大量轉賣已計提大量折舊的設備,通過此類交易方式來提升營業外收入進行扭虧,這其中蘊含的風險需要投資者高度關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