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十項試點落地 鋼鐵等六大行業迎新機

  • 發佈時間:2016-02-27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曉峰 任小雨等  責任編輯:郭偉瑩

  編者按:隨著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央企改革再次到了整合的關鍵時期。日前,國資委、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發佈會對外披露了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分析人士認為,此次選擇在全國“兩會”之前公佈國企改革十項試點方案,可以看出國企改革的重要性與迫切性。央企重組整合將在2016年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鋼鐵、煤炭、航運、建築建材、電力、鐵路等行業由於産能過剩較為嚴重,有望率先推動行業內央企重組整合。《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特以專題報道的形式,對上述央企重組整合的六大重點行業進行仔細梳理,挖掘相關龍頭股的投資價值,供廣大投資者佈局參考。鋼鐵

  兩大利好因素驅動反彈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本週鋼鐵板塊表現強勁,板塊內有18隻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其中,淩鋼股份累計漲幅居首達到15.92%,華菱鋼鐵首鋼股份新鋼股份等個股本週累計漲幅也均在10%以上,分別達到14.45%、13.7%、11.7%,期間累計漲幅超過5%的個股還有西寧特鋼(9.27%)、沙鋼股份(8.6%)、金嶺礦業(7.46%)、攀鋼釩鈦(7.14%)、河鋼股份(6.27%)、新興鑄管(5.96%)和宏達礦業(5.93%)。

  資金流向方面,本週板塊內共有14隻個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累計吸金6.19億元。分別為河鋼股份(15840.32萬元)、攀鋼釩鈦(13766.63萬元)、淩鋼股份(8643.19萬元)、寶鋼股份(8028.18萬元)、金嶺礦業(3927.53萬元)、武鋼股份(3826.65萬元)、新鋼股份(2302.38萬元)、鞍鋼股份(2145.24萬元)、三鋼閩光(951.8萬元)、華聯礦業(859.87萬元)、宏達礦業(611.23萬元)、馬鋼股份(554.99萬元)、首鋼股份(327.95萬元)和杭鋼股份(117.99萬元)。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本週鋼鐵板塊表現強勢,主要是由於受到諸多利好影響。

  首先,2月25日,國資委、國家發改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發佈會對外披露了國企改革“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十項改革試點包括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改革試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中央企業兼併重組試點;部分重要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國有企業資訊公開工作試點;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試點。

  第二,日前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此次“發展意見”在具體政策描繪方面較為清晰,包括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鋼鐵産能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其他對標能耗要求、技術要求等均有具體標準參考;省政府成立領導小組,省政府、國資委分別對地區國企、央企化解鋼鐵過剩産能工作負總責;要求地方政府、國資委提出産能退出總規模、分企業退出規模及時間表、制定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並上報等。

  基本面上,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9萬億元,同比下降19.05%;虧損645.34億元,半數企業出現虧損,虧損企業産量佔會員企業鋼産量的46.91%。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鋼企虧損的“悲壯”景象更為明顯。統計顯示,截至2月26日,共有44家上市鋼企發佈2015年業績預告,其中23家預虧,僅10家預喜。

  投資策略方面,分析人士指出,鋼鐵板塊再次迎來表現機會。本輪鋼鐵股行情有兩大驅動因素:鋼價上漲、政策利好。首先鋼價總體表現已超預期,判斷整個3月份鋼價預期均偏積極;第二,後續兩大政策利好:一是“兩會”期間鋼鐵供給側改革方面有望出臺配套政策,如前期稅收、不良處理、地方措施等,二是房地産去庫存,類似房地産交易稅調整等。當前A股熱點缺乏,在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中長期正面預期下,疊加需求端改善,鋼鐵板塊有望再次獲得超額收益。建議關注河鋼股份、攀鋼釩鈦、淩鋼股份、寶鋼股份、金嶺礦業、武鋼股份等。

  煤炭

  有望出現階段性投資機會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本週煤炭板塊表現強勢,板塊內有26隻個股本週股價實現上漲,其中,陽泉煤業期間累計漲幅居首達到15.92%,潞安環能神火股份兗州煤業大有能源國投新集等個股本週累計漲幅也均在10%以上,分別達到15.71%、14.6%、14.1%、13.15%、11.08%,期間累計漲幅超過5%的個股還有西山煤電(9.21%)、金嶺礦業(7.46%)、攀鋼釩鈦(7.14%)、宏達礦業(5.93%)、盤江股份(5.73%)、冀中能源(5.38%)和陜西煤業(5.37%)。

  資金流向方面,本週板塊內共有20隻個股實現大單資金凈流入,累計吸金7.89億元。分別為陽泉煤業(14483.95萬元)、潞安環能(13989.1萬元)、攀鋼釩鈦(13766.63萬元)、神火股份(12707.38萬元)、兗州煤業(4571.12萬元)、盤江股份(4241.53萬元)、金嶺礦業(3927.53萬元)、昊華能源(2360.45萬元)、金誠信(2089.93萬元)、平莊能源(1870.49萬元)、華聯礦業(859.87萬元)、大有能源(839.48萬元)、中煤能源(685.75萬元)、宏達礦業(611.23萬元)、鄂爾多斯(593.15萬元)、山煤國際(548.63萬元)、恒泰艾普(421.82萬元)、雲煤能源(171.58萬元)、恒源煤電(159.93萬元)和開灤股份(66.12萬元)。

  從業績角度來看,截至昨日,共有54家公司披露年報業績預告,有27家公司業績預虧,僅10家公司業績預喜,分別為中礦資源露天煤業、冀中能源、*ST安泰山東地礦創興資源西藏礦業永泰能源安控科技惠博普

  據悉,1月20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2015年度煤炭工業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副會長姜智敏在會上透露,協會只統計了90家大型煤企,産量在行業佔比為69.4%,但2015年前11個月,這90家大型煤氣利潤只有51.3億元,同比減少500億元,降幅為90.7%,全社會存煤連續48個月超過3億噸。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煤炭行業虧損面較大,行業有望迎兼併重組潮。隨著“兩會”召開在即,供給側改革或將成為最熱的討論主題,而煤炭行業將是重中之重。當前輿論以及各主體表態積極,投資氛圍較好,加上煤價有支撐,在基本面的護航下,板塊將重現階段性投資機會,並有望延續。建議重點關注受益於供給側改革的公司:潞安環能、西山煤電、陽泉煤業、山煤國際、盤江股份、陜西煤業、冀中能源等老牌重點煤炭公司,此外,國企改革概念股國投新集也值得關注。

  部分相關重點板塊市場表現一覽

  行業名稱 猴年以來漲幅(%) 本週漲幅(%) 成份股個數 行業平均市凈率(整體法,倍)

  煤炭 7.45 2.93 39 1.10

  鐵路運輸 -0.40 -2.91 4 1.23

  航運 4.61 -5.91 13 1.95

  鋼鐵 5.75 1.27 34 1.19

  電力 0.70 -2.46 64 2.01

  建築材料 1.76 -5.67 69 2.17

  航運

  央企重組進入實質性階段2月11日,BDI指數(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報收290點,為1985年1月份數據編制以來的最低。2月11日之前,今年的BDI指數無一日上漲,預警全球貿易和大宗商品繼續探底。BDI指數連創新低,直接反映了航運運力供給過剩的格局。儘管2月12日以後BDI指數持續反彈至當前的325點,但在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整體放緩的背景下,航運業産能過剩現象短期或難改變。

  在此背景下,中國航運央企重組將在改善航運業景氣度,去除航運業過剩産能方面産生積極的作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2月18日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國內航運業的重組整合正式進入實質化階段。按照重組方案,中國遠洋將專注于集裝箱航運服務,集運運力躍居世界第四,中遠太平洋將專注于全球碼頭業務,中海集運將專注于綜合航運金融服務。中海發展將專注于油氣運輸。

  從行業發展背景來看,我國航運業未來空間仍較大。公開數據顯示,全世界集裝箱貨運量的70%在亞洲,這其中又有70%在中國,而世界排名前三的班輪企業都在西半球,控制著全球40%的運力。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航運新集團全球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必將增強我國乃至亞洲在全球集裝箱運輸市場的話語權,而借著“一帶一路”、“裝備製造走出去”以及“國際産能合作”等戰略和政策機遇,新集團將致力於打造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海洋運輸通道和物流通道,成為中國經濟走向全球的重要支撐,大大增厚上市公司未來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2月30日,中外運長航集團旗下外運發展、中國外運、中外運航運聯合發佈公告,中外運長航集團將整體併入招商局集團,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對此,興業證券也表示,中外運長航集團主業為物流+航運,旗下A股外運發展主要從事航空貨代和速遞。招商集團管理優秀、實力雄厚,重組整合後,將給外運發展公司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援。此外,招商輪船也與淡水河谷簽下了鐵礦石長期運輸協議。隨著中外運長航與招商局開始在集團層面討論重組事宜,下一步招商輪船也很有可能會學習中國礦運的模式,與中外運長航就鐵礦石運輸展開闔作。

  從投資角度來看,國金證券表示,出於審慎的投資角度,幹散貨海運短期難以樂觀,建議關注招商輪船,受益油運市場景氣。以及中海發展,未來將專注于油品和LNG運輸。中海海盛,覽海集團入主後,預期轉型醫療等新産業。

  從上述3隻個股年後的市場表現來看,其區間累計跌幅均在30%左右,隨著相關上市公司重組方案的進一步推進,市場預期的逐步轉好,未來個股或迎來超跌反彈行情。建築建材

  行業兼併重組力度將加大我國建築業産能過剩似乎是不爭的事實。建築市場較強的就業能力和較低的準入門檻、地方政府過熱的投資行為以及重復建設是相關企業過度進入和盲目進入建築市場的客觀誘因。去産能對提高建築行業集中度有幫助,行業集中度的提高也會助推行業向更好的方向邁進。

  目前我國有八大建築央企,分別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設總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工國際中國中冶葛洲壩中材國際中鐵二局、中國建築等。隨著建築行業去産能預期的日益提升,上述個股或將迎來新的上漲契機。

  與建築行業過剩産能相伴隨的是,上游的水泥、玻璃等建材領域也面臨著嚴重的産能過剩問題。日前,中材集團、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告稱,接到雙方控股股東發出的通知函,中國中材集團與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正在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兩大集團在水泥、玻纖復材、工程建築等業務方面高度重疊,存在較強的同業競爭整合預期。對此,廣發證券表示,隨著十項國企改革試點的逐漸推進,兩大集團的改革進程也將加速。相關上市公司未來有望受益。在此背景下,將産生兩類機會:一是存在同業整合預期的寧夏建材祁連山天山股份(水泥業務)和中材科技(玻纖復材業務);二是可關注市值小、業績彈性大的國統股份瑞泰科技方興科技

  對於建築建材板塊未來機會,申萬宏源表示,鋼鐵、煤炭作為嚴重産能過剩行業率先開啟去産能之路,水泥、玻璃行業作為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望緊隨其後,水泥或將加大兼併重組力度,玻璃企業轉型有望提速。供給側改革將利好行業産能淘汰,關注水泥龍頭市場整合,玻璃企業轉型帶來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水泥産業整合組合:冀東水泥金隅股份(京津冀一體化)以及寧夏建材、祁連山(中材、中建材央企産業整合),玻璃推薦轉型組合:金晶科技南玻A等。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國家發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築佔新建建築的比例達到30%,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築。儘管建築建材産業存在産能過剩問題,但在地下綜合管廊、裝配式建築、海綿城市等新興細分領域仍處於一片藍海。相關受益上市公司可關注:杭蕭鋼構鴻路鋼構納川股份等。電力

  緊跟政策導向關注四領域國企改革進入落實年,改革從四項改革試點進入到十項改革試點階段。業內普遍認為,國有企業中佔較大比重的電力企業,從改革的迫切性、力度和規模來看,有望站在混改的前列。

  在此背景下,國企改革主題在A股幾乎獨領風騷,成為資本市場持續熱點,其中,電力板塊就表現相當搶眼。

  節後以來,華電能源上海電力三峽水利明星電力等個股漲勢迅猛,截至昨日期間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分別為37.55%、21.36%、12.70%、12.63%。此外,哈投股份(9.36%)、桂東電力(8.59%)、深南電A(6.88%)、華電國際(6.18%)、皖能電力(5.83%)等個股節後以來累計漲幅也位居前列。

  資金流向方面,節後以來共有21隻電力股獲大單資金青睞,華電能源(12484.70萬元)、上海電力(10931.23萬元)、明星電力(7557.18萬元)、申能股份(3928.91萬元)、浙能電力(2328.71萬元)、湖北能源(2214.56萬元)、長江電力(2024.82萬元)、贛能股份(1265.86萬元)、湖南發展(1150.72萬元)等個股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000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涪陵電力豫能控股均因重大資産重組事項繼續停牌。

  2015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傳統産能過剩,調結構變得愈發緊迫,空氣污染問題亦受到國內民眾的強烈關注。電力行業升級轉型已成為部分地區2016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推進其清潔利用與綜合發展。

  對此,民生證券認為,電力行業將迎來國企改革實質性推進。對電力公司而言,內生性增長空間受限,國企改革大潮中的資産注入將提供較大外延式成長空間,增厚電力公司業績。對發電集團而言,將集團資産注入上市公司平臺,提高集團資産證券化率,兌現之前所做承諾會是大概率事件。緊跟電改和國企改革政策方向,未來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緊跟電改政策方向,把握售電側確定性投資機會;二是關注商業類國有設備公司,看好國網旗下設備公司投資機會;三是電力央企有望整體上市,五大發電集團有望分批進行試點改革;四是地方電力企業改革動力大,長三角珠三角先行。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電力企業效益相對較好,集團整體上市和民營資産參與意願較強,預計將率先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個股配置方面,銀河證券認為,電改的重要方向包括舊的電力政策文件的修改、電力現貨市場的構建、大用戶直供電的推進,電力交易機構的成立,分佈式電源的地位的確定等,因此建議關注國電南瑞當升科技天賜材料金智科技科華恒盛平高電氣智光電氣宏發股份陽光電源通合科技炬華科技;關注組合:合縱科技易事特科士達

  鐵路

  即將開啟資産證券化盛宴隨著鐵路運輸供需格局發生變化,在既有貨運潛在能力陸續得到釋放的背景下,鐵路運輸亟待轉型發展。

  事實上,2013年鐵路總公司啟動鐵路貨運組織改革,包括改革貨運受理方式、改革運輸組織方式、清理規範貨運收費、大力發展鐵路“門到門”全程物流服務四大方面。截至目前,鐵路貨運改革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主體間協作能力較弱、服務功能單一、自身定位模糊等問題仍是阻礙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痛點”。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鐵路仍處於快速成長期,低估值與高成長性並不匹配,行業資産證券化的盛宴即將開啟。興業證券指出,客運方面,高鐵帶動客運量持續增長,客運量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達8.3%。貨運方面,預計未來白貨、集裝箱化運輸將成新的增長點。與此同時,鐵路投資建設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鐵路新投産里程8000公里以上,國家鐵路局初擬“十三五”期間建設新線2.3萬公里。鐵路低估值與高成長性並不匹配,優質鐵路資産盈利良好,可以給予高估值。

  截至昨日,廣深鐵路在行業內上市公司中動態市盈率最高,為29.2倍,緊隨其後的是鐵龍物流,最新動態市盈率為27.94倍,大秦鐵路最新動態市盈率僅為7倍。

  而經過持續調整,鐵路行業上市公司股價也普遍處於低位,具體來看,廣深鐵路股價最低,最新收盤價為3.69元,*ST廣夏最新收盤價為5.67元,此外,鐵龍物流和大秦鐵路股價也均在6元左右徘徊,截至昨日,鐵龍物流報收6.61元,大秦鐵路報收6.69元。

  上述個股中,廣深鐵路已披露2015年度業績預告且業績預增,其公告顯示,預計2015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5%至65%(上年同期66202.1萬元,每股收益0.09元),業績變動原因:拓展新的鐵路運輸服務業務,鐵路運輸服務收入明顯增長;持續優化生産組織,提高了資産的使用效率;通過強化成本控制,公司經營品質進一步提升。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在綜合交通體系中處於骨幹地位,在新形勢新條件下,要充分發揮綠色環保、高效節能、網路佈局等突出優勢,承擔更多運量,促進全社會物流成本降低,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加快實施貨運改革,推動鐵路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

  在此背景下,興業證券表示,在市場無風險利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類債品種估值提升,推薦穩健派息、股息率高的個股,例如大秦鐵路。同時隨著鐵路改革加速,看好鐵路發展現代物流的潛力以及大股東優質資産注入的預期。維持對鐵路行業“推薦”評級,維持對大秦鐵路“買入”評級,對廣深鐵路、鐵龍物流“增持”評級。

  部分相關重點領域概念股市場表現一覽 證券代碼 證券名稱 最新收盤價(元) 本週漲幅(%) 本週大單資金凈流入(萬元) 年報業績預告類型 最新市凈率(倍) 所屬行業

  600726 華電能源 6.30 29.90 11587.96 預減 3.70 電力

  600348 陽泉煤業 6.89 16.19 24537.14 預減 1.21 煤炭

  600021 上海電力 12.16 15.92 4611.70 - 2.69 電力

  600231 淩鋼股份 5.68 15.92 11150.07 扭虧 1.46 鋼鐵

  601699 潞安環能 8.03 15.71 13532.91 預減 1.25 煤炭

  000933 神火股份 6.20 14.60 12707.38 續虧 1.93 煤炭

  000932 華菱鋼鐵 3.96 14.45 -4914.28 首虧 1.31 鋼鐵

  600188 兗州煤業 9.79 14.10 6750.19 預減 1.26 煤炭

  000959 首鋼股份 4.98 13.70 327.95 首虧 1.17 鋼鐵

  600403 大有能源 5.68 13.15 1083.47 首虧 1.47 煤炭

  600782 新鋼股份 5.06 11.70 2709.61 預減 0.90 鋼鐵

  601918 國投新集 7.12 11.08 -950.64 續虧 3.33 煤炭

  600117 西寧特鋼 6.01 9.27 1655.91 首虧 2.04 鋼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