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年報陸續披露 機構持股“浮出水面”

  • 發佈時間:2016-01-19 01:56: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徐金忠  責任編輯:閻明煒

  近期,上市公司陸續發佈2015年年報。上市公司年報漸次披露,基金機構的持股“排兵布陣”也正在逐漸顯現。雖然目前發佈的年報資料數量有限,但是公私募人士認為,去年四季度的機構持股路線有借鑒意義,結合當時的市場環境和資産配置情況等因素,去年四季度基金機構持股風格也是“分化”為主,基於對後市的不同判斷,基金持股進退和年末持股情況也有不同取向。如今,資産配置等的中觀環境並未發生徹底變化,市場可能還要面對分化的局面,機構去年四季度的戰略取捨仍在接受市場考驗。

  機構持股“謎底”揭開

  1月16日,美好集團財信發展相繼披露2015年年報。年報顯示,美好集團2015年營收為46.79億元,較上年同比大幅增長122.3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達到4.28億元,較上年同比大漲468.5%。其中,第四季度美好集團業績表現出色,公司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24.97億元和2.67億元,遠高於此前三季度平均水準。財信發展2015年年報則顯示,公司2015年全年營收6.68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則為8387.73萬元,同比增長12.51%。1月18日,安信信託發佈年報,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9.55億元,同比增長63.3%,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22億元,同比增長68.26%。

  美好集團年報顯示,中央匯金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公司1.57%和1.42%的股份,維持了去年三季度以來的持股。財信發展的機構持股情況在去年四季度則出現變化,長盛國企改革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寶盈新興産業靈活配置混合、華夏紅利混合、寶盈泛沿海區域增長、農銀匯理主題輪動靈活配置混合在十大流通股不見蹤影。

  廣發基金分析人士認為,目前披露的年報資料仍相對有限,上述幾家公司背後的機構持股情況並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在2015年四季度當時市場的基調是市場大幅下跌後的企穩反彈,當時部分公司的股價甚至一度創出新高,基金機構在三季度低價攬入的“籌碼”在四季度有了賣出獲利的空間。

  持股情況料分化

  多位機構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相對於去年三季度的恐慌性下跌,去年四季度市場主線在於自我的修復,在這個過程中,在去年三季度機構的持股對象中,確定性板塊公司及績優公司成為基金機構重點佈局的對象,特別是一些熱門領域內的績優公司,基金機構顯著增持。而在去年四季度隨著市場行情的自我修復以及年末排名等的壓力下,基金機構在一些估值逐漸修復甚至是創出階段性高點的個股上逐步退出,而去尋找仍相對廉價的籌碼。

  “去年四季度市場行情修復,機構博反彈的操作繼續,這種操作開始向一些反彈相對乏力的個股蔓延,但是基於當時的市場環境,機構在進退相關個股時仍相對謹慎,主題機會、業績提升預期等仍是重要的因素,當時‘資産荒’的配置壓力、年末排名的業績壓力等,讓包括公私募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在謹慎與激進之間徘徊,甚至是兩種風格‘混搭’。”私募投資機構人士認為。

  廣發基金人士認為,隨著上市公司年報資料等逐漸披露,機構的去年四季度進退和年末持股情況預計將會有不小分化。“基於對後市的判斷,四季度博反彈落袋為安不在少數,看好市場持續反彈趨勢,持股堅守者也當不在少數”。這在四季度的基金持倉水準等數據中也可發現,查閱好買基金數據發現,去年四季度偏股型基金的持倉分化和反覆的趨勢突出,基金機構在其中“搖擺動作”明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