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出臺減持新規 多家公司被戴上緊箍咒

  • 發佈時間:2016-01-08 07:36: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證監會昨日發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減持規定》要求,大股東3個月內通過集合競價拋售不得超1%,並需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分析認為,證監會的減持新規給大股東之前不計成本、無限制的減持念了一個緊箍咒,市場普遍擔心的“減持潮”或將不會出現。

  證監會出臺減持新規

  在A股本週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提前收市後,證監會昨日發佈《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簡稱《減持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證監會指出,《減持規定》出臺後將不會出現“減持潮”,引發市場大幅下跌的説法沒有根據,也不意味著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等“國家隊”即將退出。

  目前,證監會發佈的《18號文》已近到期。為實現監管政策有效銜接,充分發揮市場自我調節作用,證監會制定了《減持規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為既避免《18號文》到期後出現減持高峰,穩定市場預期,又兼顧中長期供求平衡,滿足大股東持股適度合理流動的需求,《減持規定》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

  證監會表示,由於《減持規定》在現行證券法律體系下,對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進行了規定,有利於形成穩定的市場預期,化解恐慌情緒。因此,《減持規定》出臺後將不會出現“減持潮”;引發市場大幅下跌的説法沒有根據,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審慎甄別。

  證監會強調,出臺《減持規定》,並不意味著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等“國家隊”即將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也不會發生改變。今後,證監會將繼續把穩定市場、穩定人心、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目標,全力做好相關工作。

  提前15個交易日預披露減持或在2月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股東3個月內減持不得超1%的規定外,《減持規定》還要求,遵循“以資訊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設置大股東減持預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需提前15個交易日披露減持計劃。對此,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按照這個規定,自1月9日新規正式實施後,首單大股東減持行為應該發生在2月後。

  武漢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這一規定裏有兩個亮點。一個是1%,另一個就是15個交易日。因為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資訊不對稱的難題,此外,提前15個交易日的規定能夠讓市場和投資者擁有足夠應對的時間。1%這一數據也表明瞭我們不反對減持,但是減持需要有序進行,不能投機。

  同時,為了保障大股東轉讓股份的權利,減持規定除了通過集中競價交易設置減持比例外,還對其保留了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多種減持途徑。一位市場人士稱,這次與上次減持規則相比,此次只限制大股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與董監高(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大股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的總數受限,仍可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渠道。對於其他小股東(持股5%以下股東)等則被認為財務投資者則沒有限制。

  多家公司被戴上緊箍咒

  這一次關於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熔斷一個小時以後就進行了及時的發佈,但是效果怎麼樣呢?

  減持規定要求,“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一。”分析認為,據2014年至2015年6月底,滬深交易所通過競價系統實際減持的數據顯示,三個月中減持不超1%相當於77%的股份受到制約,這意味著此前市場普遍擔心的二級市場“減持潮”或將不會出現。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對於現在市場的估值,藍籌股不高,其他黑五類很高。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把正確的資訊傳遞給公眾,而不是把恐慌和絕望傳染給社會。1月7日的低位有可能是嬰兒底2,其實嬰兒底2就是2850之上的一個區域。證監會的減持新規給大股東之前不計成本的、無限制的減持念了一個緊箍咒,從而對市場的穩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國家隊、險資、大股東、上市公司回購以及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都應該出手,而投資人應該冷靜。

  分析認為,減持新規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恐慌情緒,在內憂外患壓力下,大盤短期難以形成持續反彈之勢。不過A股持續極端暴跌走勢也是十分不正常的,這會直接讓市場流動性缺失,因此再次熔斷暴跌後,當前A股護盤保衛戰將再次全面吹響。

  1月份有110家公司到期減持

  統計數據顯示,1月8日到期的限售股解禁公司共有16家,涉及股份數量43.54億股。

  其中,解禁數量最多的是國電電力(600795),解禁數量18.35億股;其次是神州高鐵(000008),解禁數量6.80億股;京東方A(000725)當天也將有6.75億股解禁。此外,盛和資源(600392)、*ST華錦(000059)、中儲股份(600787)、北京城建(600266)解禁股數量也在1億股以上。而解禁最小的則是南京新百(600682),解禁股數量僅為6萬股。

  或許,這還不夠直觀判斷43.54億股即將解禁規模的大小,另一個數據可以補充説明。據統計,1月8日至1月30日,涉及限售股解禁的公司共計110家,累計解禁數量130.60億股。也就是説,1月8日當天解禁的數量,佔1月8日至1月30日即將解禁股總數的33%。

  其中,解禁數量最多的前十家公司分別是申萬宏源(000166)、國電電力、華銳風電(601558)、神州高鐵、京東方A、盛和資源、銀泰資源(000975)、天地科技(600582)、普洛藥業(000739)、萬達院線(002739)、盛屯礦業(600711),解禁股數量分別為20.70億股、18.35億股、9億股、6.80億股、6.75億股、5.50億股、4.13億股、3.46億股、3.06億股、2.86億股。

  值得一提的是,將在今年1月份解禁的股票中,有2隻券商股。分別是西部證券(002673)以及申萬宏源,解禁數量分別為1.01億股、20.7億股,市值分別為26.94億元、186.31億元,股份類型均為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申萬宏源解禁規模排名第三,西部證券解禁規模排名第31位。

  統計數據還顯示,1月8日至1月30日,解禁股數佔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最高的前三家公司分別為萬達院線、華友鈷業(603799)、快樂購(300413),比例分別為238.33%、190.02%、183.83%。此外,利民股份(002734)、伊之密(300415)、中文線上(300364)、盛和資源、浩豐科技(300419)、諾力股份(603611)、愛迪爾(002740)、鼎捷軟體(300378)、蘇試試驗(300416)9家上市公司解禁股數佔解禁前流通A股比例也在100%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