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改革大年 四大主題料升溫

  • 發佈時間:2016-01-04 02:22: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改革攻堅的關鍵一年,“改革大年”相關的政策預期及主題投資熱情將逐漸升溫。市場對於四個方面的改革最為關注:國企改革、能源改革、軍工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國企改革

  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強調,推進結構性改革,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要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推進壟斷行業改革。

  而在12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提出2016年十項國企改革試點將全面展開。具體內容包括了落實董事會職權的時點、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的試點、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試點等。此外,當日會議上國資委還提出,“十三五”期間將推進國有資本佈局戰略調整,引導國有資本更多投向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對於虧損企業,初步考慮通過“幾個一批”來解決問題:一是加強管理提升一批;二是通過技術改造提升一批;三是通過兼併重組一批;四是對於扭虧無望的企業,要關閉退出。以及大力推進企業聯合重組,促進優勢資産資源集中集聚,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按頂層設計,本輪國企改革將在2020年在國有企業關鍵性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培育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幹國有企業。下一步國家將在國企分類的基礎上,系統性籌建多個國資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國企改革重要的平臺。政府直接授權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國資委角色也將從“管資産、管人、管事”向“管資本”過渡。資本平臺將逐步取代國資委管理企業的角色,將政府和企業剝離,建立更加市場化的企業經營制度。

  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頂層設計方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之後,國企改革無論是推進過程抑或是市場的關注度都持續處於火熱狀態。2015年以來啟動的大型央企合併重組包括了南北車合併、中電投和國家核電合併、中遠與中海合併、南光與珠海振戎重組、中國五礦集團和中冶集團合併……

  自2014年7月國務院發佈第一批央企改革試點名單以來已1年有餘,隨著國企改革全面提速,近期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也均出現了實質性進展。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其中央企改革又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同時是國企改革的中心,國企改革則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因此供給側改革將在宏觀經濟轉型中起到基礎性與決定性作用。市場預計2016年上半年發佈第二批央企改革試點名單。在地方各級政府盤活資産的內生驅動和供給側改革的外部推動下,2016年地方國企“三個一批”的步伐會加大,混改、整體上市也將迎來大動作。

  能源改革

  電力改革、油氣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國能源領域未來工作的重點,且相關領域正在不斷突破當中。

  2015年電力行業在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改革之門也隨之開啟。電力體制改革是2015年政府工作最主要的方向之一,也是最受市場關注的一個話題。有業內人士指出,電力體制改革是近些年來電力設備領域最大的變革,它不僅以售電放開的形式向社會釋放紅利,更催生了用電側多種商業模式的誕生。

  2015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新電改方案終於出爐。10月初,貴州和雲南的綜合試點為國內首輪,隨後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重慶市、廣東省開展售電側改革試點。

  到了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正式下發了電改六大配套文件,包括《關於推進輸配電價改革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電力交易機構組件和規範運作的實施意見》、《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售電側改革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強和規範燃煤自備電廠監督的指導意見》。

  電力體制改革及配套文件的出臺,為電力設備企業的轉型打開了政策空間,電改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將逐步細化,安信證券預計後續包括分佈式能源的發展、社會資本參與配網建設和售電、其他示範省份電改的推廣等文件將於2016年出臺。

  除了電力改革以外,油氣改革也是能源改革的又一大看點。2015年12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石油天然氣、鹽業等重點行業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試點也即將啟動。

  而緊接著,在12月24日晚間,中石油便發佈公告稱,同意將旗下管道業務整合入中油管道,成為統一的管道資産管理運營及投融資平臺,中石油將持有中油管道72.26%的股權。同日,雅戈爾寶鋼股份新華保險紛紛發佈公告稱,公司參與中石油股份管道整合項目。

  分析人士指出,管道資産整合意味著油氣改革實質性推進,油改方案也即將發佈。海通證券認為可將油氣改革劃分為:常規油氣區塊向民企開放、油氣進口權放開、油氣價格市場化、油氣管網改革。

  軍工改革

  自2014年3月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到2014年4月工信部組織印發《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指導意見》,軍工改革的浪潮便持續不斷。而軍工改革的主題又可劃分為軍工國企改革以及民參軍的細分主題。

  一方面,2015年中電科集團、兵器工業集團、航太兩大集團、船舶重工集團都陸續有上市公司停牌公告重大資産重組,已經公告了重組方案的如風帆股份航太電子北方創業江南紅箭等公司,仍在停牌的比如四創電子傑賽科技、江南紅箭、航太科技航太資訊等公司。考慮到後續各大軍工集團的整合趨勢仍將延續,市場對於軍工央企的整合市場一直給予了較高的預期。廣發證券指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後續包括央企、地方國企的整合、改革仍然會是軍工國企的主旋律,深度和廣度會進一步加大,預計將會體現在整合重組、證券化率提升、激勵機制改善等。此外,對於軍工央企而言,除了集團之間的整合預期之外,更多的將是集團內部的架構梳理、業務整合。

  另一方面,民參軍的熱度相對更高,而且市場對於相關企業的發展前景也相對更為看好。據國防科工局資訊,2013年新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許可的單位中非公有制企業佔2/3。目前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産許可證的單位總數超過1800家,其中非公企業超過500家,約佔總數的1/3;而2007年初取得這一資質的僅有68家非公企業。2015年傳統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行業趨勢向好確定性較強的軍工行業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眾多原就涉軍的民營企業加強與軍工的聯繫,而此前未涉軍的民營企業也在通過多種方式進入這個領域。

  具體來看,2015年涉及外向並購或參與軍工項目的民營公司較多,這些公司在機制上更靈活,資本運作上也顯示出極大的熱情。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討論稿)》。會議透露,明年我國將再選擇10個省份開展整省試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引導農民自願將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過互換或流轉等方式集中歸併,從而解決地塊細碎化問題。

  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土地改革步伐明顯加速,《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涉及包括改革進程中的利益分配問題、肯定農民對土地的財産權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形成城鄉統一的土地市場問題等,而其中農村土地流轉正是重中之重。興業證券認為,一系列政策均指向土地流轉將於2016年提速,中央支援農業生産向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的態度十分明確。

  從中期來看,隨著土地制度改革推進,農用土地資源流動性將會得到有效的改善,並且帶來新一輪的價值重估。相應的,擁有土地資源公司也有望獲得資産重估的機會。廣發證券認為,農墾公司將是土地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農墾改革主要有兩個核心,一是墾區國有産權體制改革,二是農墾企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

  而早在2015年的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的意見》。此《意見》主要圍繞五大內容制定了二十三條細則,其中關於創新土地管理方式的內容超出市場預期,也為後期墾區土地資産注入和土地整合掃除了障礙。

  長江證券也表示,改革將對墾區企業形成實質性利好。首先,農墾應實現政府職能與經營性資産相分離,未來農墾系統優質的農場、企業等資産有望整合注入上市公司平臺。其次,按照“股權多元化”的改革方向,墾區企業將吸引民間資本入駐,提升管理水準和經營效率,激發墾區企業活力。最後,按照“農場企業化”的改革方向,墾區土地租金將實行市場化定價,有利於釋放土地盈利空間,體現土地合理價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