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融餘額失守1.2萬億 杠桿資金進場現“遲疑”
- 發佈時間:2015-12-01 07:36:59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A股近日的持續盤整,令準備進場的融資資金開始遲疑,兩融餘額最近再度降至1.2萬億以下。
上半年A股的加速上漲,讓投資者看到了杠桿工具的威力;緊隨其後的一場暴跌,又讓市場一度聞“杠桿”色變。不斷試錯和校準之間,市場對杠桿工具的認識正不斷加深。在監管政策全面收緊、對新業務和新渠道提前管控、加緊券商業務管理等多重舉措下,新一輪反彈中杠桿資金進場明顯有序、可控。
兩融失守1.2萬億
11月27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為1.197萬億,較前一交易日的1.22萬億環比減少1.91%,較前一週環比下降2.03%。這一跌,讓兩融餘額失守了維持6個交易日的1.2萬億大關,並終止了自10月以來連續七個交易周連漲的勢頭;更重要的是,還改寫了融資客進場的一貫路徑。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至11月27日融資餘額1.19萬億,環比前一週下降2.02%;融券餘額29.47億元,環比下降6.61%。其中,全周的融資買入額5240.99億元,較前一週下降18.24%;融資償還額5487.16億元,較前一週下降6.41%。
就行業和個股情況來看,上周融資餘額增幅最大的五大行業分別為輕工製造、化工、食品飲料、交通運輸和家用電器。正泰電器、海亮股份、奮達科技、盛和資源和巢東股份五隻股票位於融資餘額增幅前五名,上周餘額增幅分別達到135%、98%、69%、39%、39%。
兩融在今年8月20日首次跌破千億後,交易一度較為低迷。但自10月大盤企穩反彈以來,兩融餘額增長明顯提速。Wind數據顯示,兩融餘額十月環比增長14%,而進入11月後融資客熱情更有急速回暖,大有追趕年初瘋牛行情時的激增勢頭。
11月首周的融資凈買入額達506億元,較前一週的凈買入額226億元環比大增124%,這也是極端行情啟動的7月以來,單周融資凈買入的次高點。隨後的11月第二周,融資盤單周買入額再創股災以來的新高,凈買入額達到834億元。這一數值水準已經與4月至6月初大盤飆漲時融資盤激進程度相當。Wind數據顯示,年內單周融資盤凈買入最高值為4月10日當周的981億元;還有6月5日、4月3日、3月13日與5月22日當周的融資盤凈買入逾850億元。
但這種激進的進場趨勢並沒有像上半年那般持續長久。
滬深交易所11月13日宣佈,對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進行修改。自11月23日起,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將由此前的50%提高至100%。受此消息影響,在11月20日當周融資盤凈買入額就明顯下落,僅有547億元。而當上周兩融失守1.2萬億時,融資盤更是凈流出246億元。
有券商分析師對此稱,兩融在11月中旬出現如此拐點,主要由於上周開始實施兩融新政,數據上融資償還額降幅有限,但融資買入額降幅較為明顯,導致融資凈買入額下降。這表明增量資金變得謹慎,存量資金在上週五市場大幅回調時出現加速償還。
杠桿資金現“遲疑”
歷經清理場外配資而引發的市場陣痛後,杠桿資金入市路徑的管理全面加緊。
目前,傘形信託等場外配資尚未有復燃的跡象,需要恢復交易的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需要接入券商PB系統。而就場內來看,當兩融業務的逆週期調節的宏觀調控再啟動,以調整融資保證金比例等措施為代表的一系列舉措陸續推出;兩融這個場內唯一的杠桿資金入口風險也可控。
根據證金公司披露的11月27日兩融數據,全市場平均維持擔保比例為263%左右,而此前歷史平均水準主要在250%左右。此外,融資融券交易額佔A股交易量比重回歸至9.6%,較前期12%左右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融資融券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比重3.03%,均處於市場正常水準上下微調幅度內。
“草根調研的結果顯示,當前營業部的兩融客戶幾乎沒有強制平倉的風險。如果再有1~2天全倉跌停,則可能出現部分兩融開始出現問題。”申萬宏源分析師王佳音稱。
此外,針對杠桿資金的監管措施還在日趨完善,摸底和清理等工作的效率也在提升。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最近的例行發佈會上表示,近期證監會向各證監局下發了通知,規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涉嫌配資的私募資管産品。其中包括進一步甄別確定相關私募資管産品,明確需要規範的三類産品的規範標準;未來還將分類推進清理規範工作,有序規範優先級委託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後級投資人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産品。同時,還將持續關注利用一人多戶等新型場外配資的風險。
上述分析師就對此稱,具體哪三類産品還不明確,但根據明確提到要“有序規範”優先級委託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後級投資人直接參與股票投資的産品,分析預測主要包括期貨公司的配資行為,通過私募産品下設子賬戶的行為可能受到關注度比較高;但具體內容仍需等待正式文稿。
同期,場外市場上的融資類收益互換新增業務也被叫停。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就對此稱,收益互換當前的規模總體是可控的,此次規則調整短期內對市場有拋壓,但存量並不強制清理,並不至造成股票市場大跌,長遠影響有限,“監管層現在是將風險控制在苗頭上。可以説,管理層幾乎把所有可以做配資的渠道都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