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兩融新規降杠桿 業內稱非銀金融股影響最大

  • 發佈時間:2015-11-16 06:58:44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滬、深交易所13日對兩融細則進行修改,將融資保證金比例由原規定不得低於50%調高至不得低於100%。業內人士認為,結合目前券商普遍採取的實際風控措施,新規實行後初期對非銀板塊新增融資資金流入會帶來更大的邊際影響。

  業內人士介紹,在新開倉階段,券商目前通過兩項參數調節投資者的杠桿比例,即可抵充保證金證券折算率及融資標的融資保證金比例。市場一般理解“融資買入最大可使用2倍杠桿”,其實需要同時滿足擔保品折算率為100%且買入標的保證金比例為50%,在現實中極少出現這樣的情形。

  據介紹,目前,大多數券商規定使用A股作為擔保品折算率不超過70%,ETF折算率不超過90%,國債折算率不超過95%,能夠100%作為保證金計算的只有現金。同時,自今年以來,券商普遍強化了融資標的風險管理,保證金比例採用頂格50%標準的股票幾乎不再存在。

  “對於投資者來説,如果要盡可能放大杠桿,就應該在持有現金時融資買入個股,然後投資者再使用現金買入其他股票,只要在維持擔保比例的範圍內就沒有問題。”一位券商信用交易部資深人士這樣告訴記者,“這樣開倉杠桿倍數原本理論上2倍,新規實行後降至1倍,應該説降低了整個業務理論上的杠桿天花板。”

  但在實際操作中,使用現金作為擔保品的投資者相對較少。證金公司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現金作為擔保品在擔保品總市值中僅佔7.0%。與此相對的,使用主機板個股作為擔保品所佔比重為62.6%,中小板個股18.1%,創業板個股11.1%。可見,現金是投資者最少使用的擔保品。

  當投資者選擇個股作為擔保品時,由於券商前期已經對不同個股中使用的不同風控標準,新規對相對低估值個股獲得增量資金流入的影響或更大。

  以10月底融資市場份額最大的銀河證券為例。其目前為中國平安設定折算率為70%,保證金比例為62%。即投資者若持有100萬市值中國平安,可新開倉融資買入中國平安約112萬元。新規實行後,保證金比例由62%提升至100%,折算率卻不會立刻變化,同等條件下投資者新開倉買入中國平安上限降至70萬元,新增資金潛力下降37.5%。

  而反觀創業板個股,銀河證券、國泰君安的大型券商已普遍將創業板個股保證金比例調高至100%以上,新規並不會給投資者新開倉買入此類個股造成直接影響。

  從證金公司數據來看,自10月市場轉暖以來,非銀金融板塊由於估值較低、盈利增長想像空間較大,同時風控標準較松易於融資,正是本輪融資資金快速流入的主要目標。數據顯示,10月初兩市非銀金融板塊融資餘額874億元,截至11月12日增至1242億元,增幅42%。而在同期,兩市融資餘額增幅則為26.4%。11月以來,非銀金融板塊更是連續成為單日兩市融資資金流入最多的板塊。

  業內人士估計,隨著新規實施,以及非銀板塊短期內累積漲幅較大,新增融資資金流入非銀板塊的速度將放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