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重啟傳聞被辟謠震蕩難免
- 發佈時間:2015-09-26 06:34:04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楊菲
受到有機構人士稱新股重啟發行正在準備的市場傳聞影響,A股昨天大幅調整,滬指跌1.60%,創業板指跌逾4%。不過中證協人士隨後表示,該消息是謠言。
市場人士認為,短期內重啟IPO的概率非常小。但是A股節前在3000~3200點之間維持箱體震蕩的可能性較大,節後將會面臨突破,投資者在確認市場放量向上突破前適宜以快進快出的波段戰術為主。
昨日盤後,證監會稱,截至9月23日,已有69%場外配資賬戶完成清理。證監會再度強調,目前已要求各證監局督促證券公司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協調,不要單方面解除合同,不要簡單地“一刀切”、“一斷了之”。
廣州日報訊 由於中秋假期和國慶節臨近,投資者參與度降低,A股市場重現低迷走勢。昨天早盤兩市小幅低開後出現一波衝高,隨後創業板帶動市場大幅跳水。截至收盤,滬指報3092.35點,跌幅1.6%;創業板指報2020.97點,跌幅4.06%。全天兩市成交僅5500億元。
盤面上,迪士尼概念、深圳國資改革、充電樁、環保、煤炭等板塊表現活躍。同花順超級BBD數據顯示,全天滬市流出65.51億元,創業板流出73.94億元,資金出逃跡象明顯。
不過,昨天兩市跌停股不足百家,表明市場不過度悲觀。技術派人士認為,滬指近期有築底整理態勢,基本是在3000~3200點上下窄幅震蕩整理。
短期重啟新股概率小
有市場人士認為,昨天的調整除了技術上因素之外,新股發行重啟的傳聞也令到場內主力資金找到砸盤的“理由”。
今年7月4日,證監會宣佈暫緩IPO發行。當時有媒體報道,“IPO暫停或將延期半年。”業界也普遍認為,“IPO暫停是托市之舉,什麼時候恢復,將視市場的走勢而定,至少需要在市場平穩過渡之後。”
對於昨天的市場傳聞,大部分市場人士認為,目前A股仍是弱市,根本經不起IPO的抽血,現在發新股,破發概率大,根本不會有資金去打新。新股就算不在牛市重啟,最起碼也要在一個穩定的市場。短期內重啟IPO的概率非常小。
不過,有市場人士表示,近期修改新股承銷辦法有一定可能性。目前,證券法修訂也在進行,但進程已放緩。如果證券法的修改進度受到影響,那麼註冊制的審議過程也就自然會放緩。
節前謹慎 熱點看題材股
由於下周只有兩個交易日,長假綜合徵令大多數機構都對節前走勢謹慎樂觀。
有券商指出,滬指從8月26日以來震蕩區間都是3000~3200點,而且相對應的是量能的畏縮不前,短期不出現意外事件,多空的力量就會繼續處於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下。
創業板的走勢對市場整體影響很大,一旦下周創業板不能繼續收出一根陽線的話,則短期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創業板指數或將再度受制下降趨勢線的承壓,對於大盤也勢必構成強大拖累。所以投資者不宜在節前再度重倉進場,適宜快進快出的遊擊戰術為主。
天信投顧認為,滬指下周如果下跌到3000點附近,可以放心低吸,這一點位支撐很強,並且得到前期走勢的不斷驗證。
近段市場資金高度關注的題材熱點集中以下幾個方向,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鋰電池、資訊技術、核電核能、中國製造、旅遊與傳媒等,這些題材概念持續輪番操作的可能性就很大,可以給予積極關注。
焦點
三大場外交易介面已關閉或受限
廣州日報訊 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天表示,截至9月23日,已經有69%場外配資賬戶完成清理。目前已要求各證監局督促證券公司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協調,不要單方面解除合同,不要簡單地“一刀切”、“一斷了之”。要繼續採取多種依法合規的承接方式,將違規賬戶的資産通過非交易過戶、“紅衝藍補”等方法劃轉至同一投資者的賬戶,或取消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許可權並改用合法交易方式等方法處理。對符合業務合規性要求的證券賬戶,證券公司應當持續做好服務。
強行平倉總體比例較低
張曉軍説,證監會將按照部署,平穩有序進行場外配資清理。恒生網路、上海銘創、同花順等3家公司的相關資訊技術系統已關閉或限制其系統功能。總體上看,強行平倉比例較低,證券公司和客戶都積極配合清理。清理工作平穩,效果明顯。
張曉軍昨天還介紹,21日為指數熔斷機制徵求意見截止日。證監會共收到4861條建議,主要集中在熔斷時間長度,與現有漲跌幅制度銜接、熔斷閾值的設置,漲跌是否均要熔斷等方面。下一步,證監會將做好業務規則審批和技術性調試工作。此後正式實施指數熔斷。
部分違規當事人被“頂罰”
證監會稱,近期集中對9宗典型案件進行了行政處罰,對部分當事人採取了頂格處罰和市場禁入措施,罰沒款共計22233530.32元。
張曉軍表示,證監會將持續對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資訊披露違法、編造傳播虛假資訊等各類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依法快速進行打擊,凈化市場環境。
而就媒體關注的“滬倫通”推出的可行性問題,張曉軍表示,中英兩國政府日前宣佈支援上交所、倫交所就互聯互通問題展開可行性研究,倫敦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積極推進滬倫兩地互惠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他表示,由於滬倫兩市所處時區不同,兩個市場監管機制、交易制度、基礎設施差異也較大,不可能簡單複製滬港通試點的業務模式和做法,但證監會支援兩地交易所層面開展可行性研究,探索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