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杠桿料紓緩:配資清理月底收官 傘形信託成重災區

  • 發佈時間:2015-09-24 00: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我們公司的配資在9月15日前就清理結束了。”某券商相關人士表示。該公司因配資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在此次清理配資工作中較積極。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當前券商清理配資的壓力已經有所減輕,多數券商都嚴格按照管理層的要求執行,預計本月底會完成清理工作。另一方面,目前場外配資清理也接近尾聲。一些P2P配資平臺幾乎停止了相關業務,並尋求轉型。業內人士認為,場外配資是把雙刃劍,未來應爭取將場外配資納入監管體系,推動其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券商清理臨近收尾

  9月23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的營業部經理表示,配資工作合規的要求是在9月25日前清理完畢,統一不能用外部系統接入。之前公司從總部到營業部一直在做切斷的工作,包括發函知會客戶、摘除端口等。目前原有的賬戶還可以賣,不能買,也不能分賬戶,僅保留了交易功能。對於有些已經停牌的上市公司,暫時還沒有具體的處理辦法,只能等復牌再説。還有券商表示,9月20日已基本完成了配資清理工作。

  深圳地區有券商營業部表示,目前未被清理的配資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實名賬戶,二是單一結構化産品,不存在傘形架構。對於其他形式的配資公司都嚴格清理,通過HOMS以及其他第三方系統接入的都會被清理掉。不被清理的賬戶仍在觀望中,因為在具體操作上還有些障礙,因此最終會清到哪一步還未可知。

  證監會近日強調,證券公司對證券交易的實名制原則要進行嚴格把控,各家券商要繼續清理匿名交易賬戶。截至9月11日,涉嫌場外配資賬戶還有2094個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約1876.27億元。

  自7月12日證監會發佈《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以來,券商就開始自查清理可疑賬戶。據估算,傘形信託7月規模約為7000億元左右,以證監會提供的清理數據推算,截至9月11日已經清理的賬戶規模超過7月規模的2/3,斷崖式資金縮量已經完成。而未清理的1876.27億元資金中,部分將從第三方交易介面移入券商正常介面,有一定存續可能性,因此這部分資金清理産生較大衝擊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各家公司的影響不可一概而論。安信證券分析師表示,每家券商場外配資的風險敞口不盡相同,對監管風向的解讀也不一致。此前對待傘形信託問題的態度,券商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從來沒有允許過傘形信託開戶(佔比最少),因此不存在此類問題;二類是在監管層通知10月前完成清理工作以後,已經單方面向信託公司發出清理告知函(佔比中等),後續事件影響較小;三類是在監管層發出通知之後,對是否全盤否定實名子賬戶、單一結構化等形式的傘形信託持觀望態度(佔比最多)。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主辦的機構監管動態特刊中明確指出對上述第三類賬戶應予以規範,但非以“一鍋端”的形式進行全盤封殺。業內人士認為,基於此對其負面影響將是有限的。

  傘形信託成“重災區”

  為什麼傘形信託成為此次清理的重點對象?傘形信託的資金來源主體廣泛,不僅有信託公司,還包括銀行、券商、基金等。本次事件所涉及的傘形信託為收益涉及二級市場投資的傘形信託,即需要借用券商通道買賣證券的種類。

  業內人士表示,傘形信託的全稱是傘形結構的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實際上是一種有多個分賬戶的結構化産品,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的本質就是提供一個優先劣後資金的比例。

  比如,投資者A有1個億的資金,他找到某信託公司成立一個信託産品叫“1號信託計劃”,這個産品一共2個億,另外一個億從信託借(對接銀行資金),這個借的錢是優先資金,投資者A的錢是劣後資金。而整個産品的仲介方就是信託公司,信託公司來掌管證券賬戶,信託公司來執行交易,同樣信託公司為了保證優先資金的安全會有一套嚴密的風控體系,跌破止損線信託公司就會強制賣出所有股票,保障優先資金的安全。

  在信託公司的風控體系中,結構化産品持股數量、單只最大持股比例都有限制,有一套相對嚴格的風控體系。信託的HOMS系統對接是由券商和信託對接,所有的設置均由信託公司完成,券商僅是通道。

  業內人士介紹,傘形信託就是把投資者A的角色拿去讓a、b、c、d、e來充當,這些投資者可能資金規模沒有投資者A這麼強,但他們合起來就滿足了一個信託計劃設立的標準。投資者a、b、c、d、e共用同個信託計劃、同個證券賬戶,但通過分倉功能實現獨立核算。由於軟體功能強大,證券公司的介面實際上淪為一個通道,證券公司沒辦法知道一個信託計劃下a、b、c、d、e到底是誰。對證券公司來説,只知道a、b、c、d、e的代表投資者A,券商對通過第三方交易介面進來的賬戶並不能掌握資金來源,對子賬戶也沒有控制權,傘形信託的子賬戶存在匿名進行證券交易的監管問題。基於此,證監會9月11日對部分券商進行了處罰,處罰的理由為證券公司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真實身份等。

  業內人士表示,《證券法》、《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證券賬戶實名制,不允許未經許可從事證券業務。證券交易必須實行實名制,這是監管層清理配資的法律基礎。

    場外配資尚待規範

  實際上,在清理配資的過程中,P2P股票配資平臺的清理備受市場關注。盈燦集團總裁、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證監會出臺《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後,眾多P2P配資平臺連夜終止了配資業務。從統計數據看,純配資平臺僅佔小部分,大多數平臺是多業務模式發展。由於P2P網貸配資業務規模佔P2P網貸總體規模較小,所以對P2P網貸行業影響不大。徐紅偉表示,對於純配資平臺,由於監管層已經終止了配資業務,只有停業和轉型兩種選擇,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登錄此前被處罰的純配資平臺米牛網諮詢。網站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已經停止股票配資,後期若恢複業務會對外公告,公司現在只有兩個融資項目(創業融資、存單抵押融資),配資若停止的話,還將發展其他業務。

  不過,徐紅偉也表示,監管層重拳出擊場外配資的主要原因是場外配資未被納入監管,是無法控制的灰色地帶。之前場外配資動輒5倍以上的杠桿放大了風險,配資導致股票市場容易産生暴漲暴跌,尤其在暴跌時候可能會導致系統性風險。如果場外配資未來能繼續發展的話,監管層可以通過發放牌照的方式來規範場外配資,同時制定相關的指導意見,這對場外配資或許是條出路。

  除了場外配資,場內兩融也在主動降杠桿。A股場內的融資餘額已經從頂峰時期(6月中旬)的約2.27萬億元下降至當前的0.94萬億元左右,回到了去年年底的水準。目前,融資餘額佔總市值比例約為2.0%,佔自由流通市值約為5.5%,佔融資標的自由流通市值比例約為7.8%,相比前期高點時期的3.5%、7.6%與13.2%,都已顯著下降。從交易量的角度看,目前融資買入與融資償還相關的成交額約佔到A股成交額的22.5%(2014年至今的區間為15%-40%)。目前的融資餘額中,滬深300的成分股佔比為56%,而非滬深300成分股佔比44%,相對較均衡。

  中金公司的報告稱,目前A股融資餘額佔總市值比例已經接近其他市場的比例,但由於A股自由流通市值僅佔約40%,融資盤佔自由流通股的比重仍較高,明顯高於3%以下的國際平均水準。綜合來看,該機構認為A股場內融資最劇烈的去杠桿階段可能已經過去。但如果市場繼續低迷,投資者因為獲利難而融資成本偏高(目前在8.5%左右)可能會選擇主動降低杠桿,從而導致融資餘額進一步下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