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規後首個期指交割日來臨 莫擔心“交割日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9-18 08:24: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寶琛  責任編輯:王文舉

  今日是9月份的第三個週五,是股指期貨的交割日。值得關注的是,這也是中金所出臺多項新規之後的第一個期指交割日。

  在過去的一個月內,中金所出臺了多項新規,嚴控股指期貨過度投機。

  隨著期指交割日的到來,市場各方對於“交割日效應”格外關注。市場人士表示,在早期的國際市場,由於流動性不足,交割日效應往往容易出現。但隨著市場發展,尤其是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規則的完善,這一現象在全球範圍內已不明顯。

  在光大期貨分析師張毅看來,投資者不必過於擔心“交割日效應”。對此,他用一組數據進行了説明:64個交割日中,股市上漲37次、下跌27次,上漲的交易日多於下跌的交易日。

  他同時稱,從數據上看,期指交割日並無“魔咒”,更不會對A股市場産生實質影響。一是到期日價格收斂良好,價差大體在1個點之內,沒有出現上躥下跳、大幅跑偏的現象;二是交割量較小,平均僅2000多手,最多也只有8000多手;三是市場正常運作根本沒有受影響,與非交割日相比,波動性、交易量無明顯差異,64個交割日中,股市上漲37次、下跌27次,不存在“逢交割日必跌”的規律,也沒有所謂的“多空大決戰”情形上演。

  自史上最嚴限倉令出臺後,期指總持倉基本呈現單邊下降格局。市場人士表示,這説明近期總持倉的變化主要還是投資者應對政策變化做出的倉位調整,與市場的走勢相關性不太強。

  與此同時,有市場人士稱,隨著持倉量從1509向1510合約過度,交割擾動效果減弱。而從週四尾盤來看,資金避險情緒提高。目前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為9月18日淩晨美聯儲是否決定加息。從全球資産配資來看,若美聯儲不加息,將極大提振偏好。

  昨日期指盤中震蕩走高,午後漲幅擴大,但尾盤遭遇砸盤,走勢轉頭向下,合約全線翻綠。因期強現弱,遠月貼水持續收窄。分析人士稱,這有利於空頭套保倉位的轉移,有助於現貨市場的穩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