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對證金或匯金勿存不切實際的預期

  • 發佈時間:2015-08-20 03:38: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蔣光祥  責任編輯:陳娟娟

  救市以來備受關注的證金公司已基本完成自己的這段歷史使命。雖然對其所為尚有爭論,但回頭審視剛剛過去的這波刻骨銘心的大調整,在市場流動性都跌沒了的時候,由央行為其開具“無限額信用卡”,證金公司出面著手力挽狂瀾,穩定市場,不啻一個歷史性的重要抉擇。客觀地看,美國、日本、南韓、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以市場市為前提的發達自由經濟體成熟市場,在股災來臨之時的種種應對,與此並無本質上的不同。這些國家、地區的政府或監管部門在股災發生時也並未袖手旁觀,或間接、或直接地參與到調控股市當中來。

  證金公司的本職是提供轉融通服務。即借入證券、籌得資金後,再轉借給各證券公司,為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資金和證券來源。而維護市場秩序穩定,則是其業務規則中所賦予的監督管理融資融券市場的職能,更是更高層所賦予的重任。

  無可否認,證金公司的角色亦是壟斷性的。因而證金公司能在源頭上控制資金的規模,便於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市場過熱、泡沫嚴重時,證金公司可以收縮轉融資的放款額,減少資金供給,以緩解過熱經濟。證金公司可以按照資本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強度調節資金供給,也可以按照國家政策和指示對市場進行監控,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在國內其他大型機構還不能擔當市場定價平衡器的當下,證金公司募集的資金已經成為A股市場事實上的平準基金。在市場失靈、流動性嚴重不足時,通過證金公司等特定機構維護市場穩定,維護國家資産價值中樞的穩定是必然之舉;在市場穩定程度得到確認時,證金公司對市場的介入程度自然會減弱,直至退出。

  當然,作為曾經備受國內外關注的“救市主”,退出也不可避免地處於萬眾聚焦當中。這點從前不久稍有退出風聲,市場便反映劇烈,直至監管層出面以正視聽,局面方得以穩定。不難看出,證金公司目前逐步將其所持有的股票由匯金來“接班”,並且是通過協議轉讓這種非二級市場買賣的平穩方式,可謂用心良苦。證金向匯金轉讓部分股票的同時,明確表示今後若干年內並不會完全退出,當然,今後不一定再採用入市操作的手段。可見相關層面也已經意識到隨著市場波動由劇烈異常逐步趨向常態化波動,讓一度失靈的市場機制重新運轉,發揮市場自我調節作用的時刻已經到來,市場的內在穩定機制也有望得以完善。

  而匯金公司類“金融國資委”的定位,決定了沒有比它更適合的機構來接班證金公司的角色。向其轉讓部分股票之後的證金公司,騰出了空手,又補充了新彈藥,仍可以對將來或有極端市場行情保持“核威懾”。

  無論是“人棄我取”,不與其他市場主體爭奪利益的證金公司,還是計在長遠、不急一時的匯金公司,仔細觀察,其實在本輪巨震開始之初,還是有倉促上陣的踉蹌。反思今時或者過往,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穩定工作還是需要更重視一些,採取的措施需更實一些,尤其對通過各種手段入市的杠杠資金要自始至終嚴格監管,部分散戶的“記憶只有七秒”,待股指略有回升,民間配資就已有回潮。對所借場外渠道要主動、儘早介入審查,不能待其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再要清理這方面的影響我們已經心有餘悸。

  雖然在市場異常波動,系統性風險苗頭出現時,證金公司與匯金公司將會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但投資者卻並不能基於此得出政府不會讓股指下跌的預期,更不能依據這種不切實際的預期來確定自己的投資決策。否則很可能會在股災之後,再陷尷尬境地。

  (作者係鑫元基金項目經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