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穩增長夯實經濟基本面 助力市場自主調節

  • 發佈時間:2015-08-19 01:22: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小偉  責任編輯:王斌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非常態”應急措施的淡出對市場影響中性,其時間點的選擇也存在有利條件,對市場的衝擊不大。維護市場穩定並非一朝一夕之功,保持市場穩定健康發展、防範系統性風險是監管部門的長期工作目標。穩增長的持續發力將夯實經濟基本面,資本市場長期向好。

  發揮市場自主調節功能

  暖流資産權益投資部研究總監魯強表示,“非常態”措施的淡出存在一些有利條件。從中期趨勢看,投資者情緒正在恢復,市場自主調節的動能正在增強。

  上海證券相關人士指出,在此前市場快速、非理性下跌時,證金公司及時入市購買股票,對於恢復市場流動性、重建投資者信心、維護股市穩定、防範系統性風險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股市逐步向常態化回歸,“非常態”措施如何調整受到多方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相關專家表示,隨著市場運作逐步回歸常態,“非常態”措施如果長期存在,將影響市場運作內在規律發揮作用,可能使市場對應急處置措施形成依賴,“非常態”措施的適時淡出有利於市場自主調節功能的發揮。

  魯強表示,市場自主調節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市場化交易,二是融資功能的實現。促使A股逐步回歸自主調節,將令市場機制發揮決定性作用。

  完善長效穩定機制

  證監會14日表示,今後若干年,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但一般不入市操作,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

  上海證券相關人士表示,這是監管部門針對證金公司退出問題的首次表態,肯定了證金公司的穩定作用,明確了今後的操作模式。

  魯強表示,從證監會的表態來看,當市場穩定時,證金公司將保持定力,避免對市場的過度干預。證金公司的平準作用可能成為一種長效機制,是股市的長期穩定器,以恢復市場正常的投融資功能。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相關專家表示,每次危機都是制度改革的最佳契機。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在市場化、法治化建設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必將更加努力建立和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股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市場長期向好

  對於18日的市場波動,南方基金表示,當前宏觀基本面對股市的影響偏正面,穩增長政策將持續加碼,貨幣寬鬆格局不改,匯率趨於穩定,權益資産投資價值相對其他資産而言並未減弱,因此市場整體風險有限,無需過度恐慌。

  機構看好資本市場的重要原因是穩增長髮力。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日前分析,最近一些情況表明,我國經濟已開始企穩回升,下半年GDP環比增速有望超過上半年,全年有較大概率達到7%左右,明年GDP增速也可能繼續受益於這一回升的勢頭。從需求面來看,穩增長政策下半年將體現出積極效果,商品房價格和銷售從4、5月開始企穩回升,地方債置換和發行基本解決了地方在建基礎設施項目的再融資問題,這些都成為支援經濟企穩回升的重要因素。

  暖流資産相關人士表示,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經濟工作定調。同時,相關部委陸續出臺措施,積極穩增長。穩增長政策的不斷加碼將有效遏制短期經濟下行,從而支撐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

  君德時代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分析,從下半年趨勢來看,由於場外資金仍在等待佈局時點,貨幣保持寬鬆的趨勢不會改變,公募和私募基金倉位處於低位,A股上行空間依然存在,資本市場長期向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