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上半年中國GDP7%增速不低得到普遍認同

  • 發佈時間:2015-08-05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髮現,近日,部委官員和業內專家在不同場合對中國上半年GDP增長達到7%紛紛作出解讀。他們一致認為,7%是不低的增速,有利於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

  國家統計局局長王保安4日撰文指出,上半年,經濟增長7%,符合預期目標。7%的增長速度有穩固的基礎,是不低的。從世界範圍來看,無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與發展階段相近的發展中國家相比,都名列前茅。

  王保安同時稱,新常態下,隨著經濟增長的支撐因素發生深刻變化,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客觀上要求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而這些轉變都需要適宜的宏觀環境,以及與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增速。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經驗看,經濟增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轉方式、調結構。

  當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表示,7%的增速既如年初確定的增長目標所預期,又令人頗感來之不易。這一數據,表明經濟增長實現了生産要素的充分利用,産業結構和需求結構更加合理,經濟增長中的可持續因素逐漸增強,也説明這一速度不是簡單地靠宏觀經濟政策刺激出來的,而是改革和發展方式轉變初步成效的體現。

  他還表示,改革與增長不是此消彼長、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相互促進的。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方面,仍然有挖掘生産要素供給等傳統增長源泉的潛力,另一方面,增長動力終究要實現向創新或全要素生産率驅動的轉換。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東琪認為,之所以説今年上半年7%是一個品質更高的增長,是因為它實實在在改善了民生,增進了人民福利。居民收入增長7.6%快於GDP增長、農民收入增長8.3%快於市民收入增長,表明7%的經濟增長是在收入分配關係改善、農民收入增長相對更快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公平更惠民的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半年,全國新增企業200萬戶,同比增長近20%,平均每天註冊新企業1.1萬戶。

  “這些新市場主體大多從事金融、健康、資訊、旅遊等服務業,市場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都很強,為宏觀經濟持續增長提供了巨大的微觀動力。”陳東琪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