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監管新政有的放矢 機構投資因時而動

  • 發佈時間:2015-08-05 04:30: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近期A股呈現出波動幅度加大、尾盤異動等情況,相關部門的監管思路和措施也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完善。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市場與監管不斷互動,機構因時而動扛起“升級版”主題投資大旗,注重配置消費等板塊優質標的,並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

  震蕩市呈現三特徵

  A股繼6月中旬出現持續殺跌之後,股指正在進入新階段,震蕩市已經成為近期最為明顯的特徵。業內人士認為,當下兩市的震蕩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明顯表現。

  首先是波動幅度較以往明顯加大。無論是2014年以來出現的淩厲上漲,還是2015年6月之後的大幅下挫,隨著資金的快進快出,A股波動幅度呈現明顯放大,期間還出現過單日漲跌幅超過8%的情形。

  銀河證券相關分析師指出,情緒波動與政策托市短期主導市場。從近期下跌來看,“驚弓之鳥”式的投資心態結合短期的消息面刺激更容易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

  從公開表態來看,監管層也認為A股處於大幅波動的“常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日前回應媒體關於註冊制改革推進情況時表示,在出現市場大幅波動和異常情況時,為穩定市場而減少、暫緩新股發行是必要的。

  其次,交易日尾盤頻現異動,其中7月下旬的情況最為典型,不少交易日都出現尾盤大幅殺跌的現象。根據滬、深證券交易所及中金所日前在日常監控中掌握的情況,一些個人和機構賬戶存在盤中連續拉抬或打壓中石油、中石化等權重股,尾盤大額集中拋售股票等異常交易行為,並由此造成投資者誤讀誤判,跟隨交易,從而引發市場恐慌性下跌。“程式化的高頻交易在捕捉市場機會的同時,也會放大市場波動,不排除上周多個交易日尾盤的殺跌與程式化交易和頻繁報單撤單密切相關。”有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

  第三,投資者信心修復與市場估值修復任務同等艱巨。元普投資基金相關人士認為,近期股市政策呵護之意明顯,之所以仍然出現震蕩,主要是投資者信心不足,市場活躍度降低。從某種意義上説,投資者信心修復的過程遠比市場估值修復複雜。

  A股這些新特徵已經引起了業界重視。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相關人士指出,這輪滬深股市暴漲暴跌與2007年的情況迥然不同,與國外股市也有很大差別。行情起落不僅與當前的中國實體經濟密切相關,也關乎財富效應的聚散。由於滬深股市的不成熟及脆弱性,再加上網際網路金融的過度杠桿化,行情暴跌更容易觸發爆倉潮及骨牌效應,衝擊金融體系的穩定,並可能形成嚴重的系統性風險,需要嚴加防範。

  監管執法重點突出

  基於股市出現的諸多新情況,監管層近期的監管政策也在不斷完善。

  “6月以前A股持續上漲時,我理解監管部門更注重對配資的監管和風險的把控,當時出臺了嚴查傘形信託和場外配資入市的規定。但隨著兩市的下挫,從7月開始,監管層先後經歷了喊話階段和證金出手護盤階段,目前監管政策出現了新動向。”有券商人士對記者分析指出。

  7月底8月初,監管層重點針對兩市尾盤大額集中拋售股票等異常交易行為加強監管,特別是針對程式化交易加強了部署。7月31日,證監會表示正在對部分具有程式化交易特徵的機構和個人進行核查,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其他投資者投資決定的部分賬戶採取限制交易措施。截至8月4日,兩市已有43個交易賬戶被限制交易或被口頭警示。

  基金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經歷了前期股市流動性危機之後,A股正在進入修復期,這種修復不僅僅是市場估值的修復,更是投資者信心的修復。”在此過程中,證監會還分別部署了嚴查大股東違規減持、信披違法、跨市場操縱以及內幕交易等問題。有觀點認為,這是監管部門從此前的“救市”轉向“鞏固成果”與“凈化市場”的新階段。

  以打擊上市公司信披違法行為為例,證監會7月31日再度公告了相關進展。證監會今年對資訊披露違法案件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已依法快速對26件資訊披露違法案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對1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另外,已對多起違反規定和承諾減持上市公司股份的違法違規行為立案。

  “市場恢復期也是建立市場規則、強化市場合規意識的黃金期。因此,不排除監管層把握制度建設的契機,加大相關監管執法力度。”前述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

  機構策略因時而動

  一方面是A股市場出現諸多新特徵,另一方面監管思路走向也趨明朗。機構也隨之對此前的投資策略進行了較大幅度調整。不少機構表示,目前股市處於震蕩市,投資需要因時而動,應注重配置消費等主題的優質標的。

  東北證在研究報告強調了“去杠桿”和“管理層維穩”兩點新變化。該機構認為,上市公司盈利改善不明顯,去杠桿以及高波動率的風險水準下,股市吸引力弱化、再度過渡到存量資金博弈的狀態,大量股票的安全邊際較小。向上看,市場上行空間較小。但與此同時,管理層維穩股市的意願強烈,穩增長、促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有利於局部熱點的活躍,市場成交萎縮,短期二次探底、技術上反抽上的動力相對較強。因此,短期看8月份股市大概率上處於震蕩格局中。中期來看,市場震蕩調整的態勢並未改變,在市場向成熟演進的過程中估值中樞仍有下行壓力。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者以逸待勞、低倉位運作,在行業選擇層面建議轉向醫藥、食品、農業等偏消費、防禦型等板塊的配置風格。

  而一些券商開始根據資本運作的變化尋找主題性的投資機會。以安信證券為例,其相關分析師指出,隨著市場的回調,大股東股權質押主題值得關注。“其中的邏輯在於,進行過股權質押的大股東為避免自己公司的股票被強行平倉、拋售變現,絕不會輕易放任股票價格逼近預警線甚至是平倉線,否則想保住股權,必須掏出大量現金來追補保證金。在目前的市場和經濟環境下,相信短時間內湊夠大量現金是較困難的,因此可關注大股東股權質押後在預警線附近有動力維護股價的個股。”

  部分券商分析師對後市持樂觀態度。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表示,股市經歷高杠桿去化之後,市場波動正在降低,有四方力量馳援股市:一是地方版養老金,理論上可入市資金接近一萬億元;二是證金公司給到基金和券商的救市資金,這會帶來相當的股票需求;三是上市公司從凈減持方忽然轉為增持,被動增持加上主動增持至少應當是千億級別的資金;四是整個私募行業倉位較低。“當前市場仍處於極端悲觀狀態,必然要向正常狀態回歸。在情緒回歸過程中,有望帶來近萬億的增量資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