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渤海租賃26億收購Avolon20%股權 海外並購接中航

  • 發佈時間:2015-07-18 07:46: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郝靜  責任編輯:田燕

  本報記者 郝靜 上海報道

  作為海航係麾下的上市公司,渤海租賃(000415.SZ)的海外擴張之路再下一城:7月14日,公司一連發出了9條公告,其全資子公司GAL擬以要約方式收購Avolon公司股票總數的20%,要約收購價格為26美元/股,本次交易價款預計4.2億美元(折合約26.51億元人民幣),繼去年7億美元收購世界第8大集裝箱租賃公司Cronos80%的股權之後,公司的國際並購之路再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吸引市場眼球的是,這家Avolon公司在去年8月進入央企中航資本法眼,當時曾傳出其以120億歐元吃下這家愛爾蘭租賃公司,但在4個月之後,中航資本經過多輪商討和溝通,最終終止了交易進程,原因是Avolon公司股東和董事會不能接受中航資本的確定性報價。

  中航並購折戟

  2015年7月13日前30個交易日,Avolon股票均價為23.23美元/股。本次要約收購價格較7月13日收盤價溢價9.57%,較前30個交易日均價溢價11.92%。縱觀其上市後表現,從最低的18.5美元一路走高,這個價格並不算低。

  渤海租賃比中航資本似乎幸運很多,公告披露:本次收購已經獲Avolon董事會審議批准,並且Idamante、AAIL、Vigorous等17名Avolon主要股東已獲得簽署及交付上述協議和完成本次收購所需的正式授權。

  記者發現,和中航資本當時宣稱收購51%股權不同,本次渤海租賃只收購了對方20%股權,中航當時並未披露給出的價格,以Avolon本次20%股權的價格來推算,總價約在132.5億元人民幣左右,似乎大大低於傳説中中航資本給出的價格,Avolon股東為何此次做出了讓步?

  記者就此詢問中航方面,董秘辦人士表示:“終止的原因我們公告裏説得很清楚,至於説我們出的價格,並未到披露的階段所以沒有公佈。至於説其他口徑出來的消息,只要不是我們官方發佈,我們不予評論。”

  2014年12月,Avolon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IPO價格為20美元/股,價格位於預期估值的21-23美元下限,共募集了2.7億美元資金。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Avolon原本擬於6月上市,因為中航的介入推遲至年底。

  據外媒報道:IPO之後,原有股東如Cinven Ltd、CVC Capital Partners Lt和 Oak Hill Capital Partners 和新加坡政府賣出了全部股份,而Avolon方面則希望引入長期投資者例如保險公司或養老基金。

  2014年,Avolon業績亮眼,據CEO Dómhnal Slattery透露:公司全年調整後凈收入為1.79億美元,同比增長43%,總資産63.6億美元,賬面現金約為1.1億美元。

  然而基本面如此優良為何還要賣?財報當中的只字片語或許道出了真正的原因:Avolon的負債水準相當高,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公司整合後的債務為45億美元左右,這代表整個資産的70%都是債務,帶來了沉重的利息壓力,該年度的利息費用超過2億美元。隨著業務的發展,未來可能迎來更多債務,如果市場未來惡化,運營不能産生足夠的現金,將為公司帶來實質性的負面影響。

  更為嚴峻的是,Avolon在2014年末進入了總計98架飛機的購買的操作階段,如果融資渠道出現問題,公司可能無法完成購買。

  海航旗下的渤海租賃正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了Avolon的視線:儘管有錢任性,賬面資金僅有4億多元的渤海租賃拿下Avolon也並不算輕鬆,其擬向相關金融機構申請總額不超過3億美元(或等值其他貨幣,含3億美元)的融資;且5年期的17億公司債發行業已提上日程。

  資本瓶頸待破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租賃本次復牌正處於A股劇烈波動時期,此次發佈並購消息,究竟是護盤心切,還是並購確實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在7月15日,渤海租賃還發佈了半年業績增31%-40%以及海航資本6個月內增持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兩大利好。

  記者就此疑問詢問上市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我們在公告裏説得很清楚,為進一步提高公司國際化水準,提升公司在全球飛機租賃行業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進入2014年以來,渤海租賃國際化動作不斷: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GSC擬通過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CHC持有的Cronos 80%股權。經協商,如標的資産在2015 年1月31日之前交割,則其交易價格折合人民幣約37.51億元;如此後交割,則其交易價格為37.82億元。

  截至2014年6月30日,Cronos的總資産達150億元,其中集裝箱資産達125億元,凈資産為31億元。加上此前從海航集團收購的Seaco SRL,渤海租賃正式成為全球最大集裝箱租賃公司,國際業務規模也進一步得到擴大,來源於境外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將超過70%。

  至此,集裝箱業務成為渤海租賃最大的業務板塊,其收入佔到總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而飛機租賃則是公司下一個發力的重點板塊。

  今年4月19日,渤海租賃宣佈定增募資160億,其中80億投在飛機租賃板塊,20億投集裝箱。2014年底公司歸母公司凈資産98億,此次相當於再造一個渤海租賃。突破資本瓶頸之後,不缺平臺也不缺人才和項目的渤海租賃騰飛在即。

  在海航旗下,渤海租賃的資本運作能力不容小覷:今年6月,渤海租賃宣佈受讓美蘭國際機場持有的聯訊證券1.12億股股權,未來將成為第一大股東,受讓將於2016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後續多元金融運作空間極富想像力,海航集團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計劃將聯訊證券打造成為行業前二十強,最終目標是行業前十。

  但國際並購仍存風險,Cronos財報顯示:截至2014年年中,集裝箱抵押率為 99.81%,用以取得長期借款;此外,如果Cronos未來經營狀況未能達到預期,將存在較大商譽減值風險。

渤海金控(00041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