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宏觀調控棋至中盤 穩增長佔得先手

  • 發佈時間:2015-07-16 11:26:49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答記者問中曾用圍棋闡釋經濟新常態,稱穩增長和調結構就如同圍棋中的兩隻“眼”,做活了就可以謀大勢。對過去半年國內宏觀經濟這盤大棋來説,棋局演進似乎正應驗了上述預判。隨著棋至中盤,中央漸漸掌握穩增長“先手”,下半程有望繼續發力,而幾塊重要領域的“做活”,也為調結構留下更多騰挪空間。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7%。這不僅是當前中國經濟的行進速度,同時也是今年的目標航速。當經濟恰以目標航速行進時,釋放的信號無疑也更偏積極:首先,7%的增速加上投資、消費、出口紛紛回暖,傳遞出經濟築底企穩的信號;其次,服務業佔比繼續提升,消費對經濟貢獻率繼續提高,透露出7%增速支撐下,結構也在進一步優化;再則,7%作為近六年來的經濟最低增速,也發出穩增長繼續加碼的訊息。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天經濟數據出爐的同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打出了下半年穩增長的“第一子”。在業內看來,隨著政策效應顯現、積極因素累積,下半年經濟或以逐季增強“收官”,但政策仍需謹慎“落子”,以鞏固整局棋的“勝勢”。

  經濟築底企穩

  國家統計局1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速為7%,其中,二季度GDP同比上漲7%,略好于預期。此前包括社科院、國家資訊中心等智庫在內的多個研究部門都預期,二季度經濟增速有可能會跌破7%。

  與一季度持平的增速意味著什麼?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看來,這是經濟築底企穩的跡象。

  “三駕馬車”的最新表現可進一步印證經濟企穩的趨勢。6月份,出口增速由負轉正;消費增速比5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而投資也終止了下滑步伐,1至6月份累計增速為11.4%,與1至5月份持平。在此之前,投資增速已持續下行了10個月,與兩年前逾20%的漲幅相比,現在幾近腰斬的增速讓投資被視為“經濟下行最大的風險所在。”

  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工業生産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或更能説明問題。6月份工業生産增速升至6.8%,為年內最高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點評上半年經濟走勢時稱,“國民經濟運作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經濟企穩得益於“貨幣+財政+産業”等所有穩增長舉措的實施。今年以來,央行三次降息三次降準,發改委密集批復逾8000多億基建項目,國務院先後出臺了電商、“中國製造2025”及“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等多項産業扶持文件。

  另一方面,穩增長政策下半年仍會持續發酵,這也為市場做出經濟有望回升的判斷提供了依據。

  張立群認為,“隨著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下半年經濟走勢會逐季增強,預計全年經濟會略高於7%。”

  盛來運也在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下半年經濟增長好于上半年,可能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就在經濟半年報發佈前一週,李克強總理接連兩天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並明確表態:二季度經濟開始穩中向好,已形成了一定的趨好勢頭。

  在總理這番底氣十足的表態背後,是7%的GDP增速數據和經濟增長品質的提升。

  “只要經濟增速能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持續增長的居民收入,同時環境持續改善,那這個速度就是合理的。”李克強強調。

  與7%的增速相匹配的是,新增城鎮就業718萬人,半年內完成了全年目標的七成;居民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6%,繼續跑贏GDP;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下降幅度有所擴大。

  再深入剖析中國經濟的內核,無論需求結構還是産業結構都見優化。

  與工業持續下滑的趨勢相比,服務業一直呈現“穩中有進”的局面,今年上半年服務業佔GDP比重繼續提升至49.5%。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研究主管章俊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經濟結構轉型依然在推進中,而且是在向更趨合理的方向發展。”

  從需求結構看,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消費繼續“霸佔”經濟增長第一動力的“寶座”。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政府一直以來,力推簡政放權等多方面的改革,現在改革的紅利正在催生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快速成長是最好的例證。從新産業來説,高技術産業的增加值仍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比工業生産平均增速高將近5個百分點;從新業態來看,網上零售額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連續高增長的基礎之上,今年上半年增長速度將近40%;新産品也是不斷的涌現,像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鐵路機車增長速度有的在翻倍,有的是在50%以上。

  “上半年中國經濟出現的亮點和積極變化,充分説明中國經濟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領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在繼續推進。”盛來運説。

  穩增長政策料繼續發力

  經濟築底企穩只是硬幣的一面。不可否認的是,7%也創下了近六年來經濟的最低增速。而三期疊加因素更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

  為此,李克強總理在兩次經濟形勢座談會及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均強調,要鞏固穩中向好基礎。

  如此背景下,穩增長政策在下半年勢必會繼續加碼。不過與前期政策相比,部分政策思路或有所調整。

  就貨幣政策而言,下半年降準降息可期,但空間都不會很大。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團隊指出,前期連續的降準降息已解決銀行間流動性,下一步央行的寬鬆將更加重“質”而不是“量”,主要是通過降準、定向寬鬆(PSL、再貸款)等方式降低長端利率,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的傳導渠道。

  積極財政政策會著重抓落實。為何要強調落實?連平以一個數字來回應:下半年財政赤字可用額度尚余2.6萬億。而結合此前發改委密集批復的大量基建項目,可預期三季度後基建投資增速會明顯加快。

  今年以來,國家以基建投資為穩增長主要抓手,並加大投資力度,但基建投資增速並未能如以前一樣保持20%以上的增速。究其原因,連平認為,受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金下滑的雙重束縛,地方政府在此輪基建投資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

  為托底基建投資,連平認為,下一步地方發債力度會加大。今年的目標是要發2.5萬億,但直到6月份只有8000億的規模。

  與此同時,改革仍是穩增長必備神器。

  在經濟數據出爐的當天下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就經濟形勢展開討論,並出臺穩增長措施,政策首要強調的就是繼續加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力度。對當下仍步履蹣跚的宏觀經濟來説,這些改革舉措無疑是最好的“活血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